单词乎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注释

全唐诗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问答

问:《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的作者是谁?
答: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是唐代的作品
问: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问: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的下一句是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赏析

  蓝桥驿见元九诗 诗中云:“江陵归时逢春雪。”
蓝桥春雪君归日, 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 循墙绕柱觅君诗。
  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七律。八个月后,白居易自长安贬江州,满怀侘傺,经过这里,读到了元稹这首律诗。前后八个月,风云变幻如此诡谲,白居易感慨万千地写下这首绝句──《蓝桥驿见元九诗》。
  元稹题在驿亭的那首诗说:“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玉帐”、“银区”说明他经过这里时正逢春雪,所以白诗一开头就说:“蓝桥春雪君归日”。元稹西归长安,事在初春,小桃初放;白居易东去江州,时为八月,满目秋风,因此,第二句接上“秦岭秋风我去时”。“秦岭”泛指商州道上的山岭,是他此行所经之地①。白居易谪江州,自长安经商州这一段,与元稹西归的道路是一致的。在蓝桥驿既然看到元诗,后此沿途驿亭很多,还可能留有元稹的题咏,所以三、四句接着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下的万顷波涛。
  元稹于元和五年自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士曹参军,经历了五年屈辱生涯。到元和十年春奉召还京,他是满心喜悦、满怀希望的。题在蓝桥驿的那首七律的结句说:“心知魏阙无多地,十二琼楼百里西。”那种得意的心情,简直呼之欲出。可是,好景不常,他正月刚回长安,三月就再一次远谪通州。所以,白诗第一句“蓝桥春雪君归日”,显然在欢笑中含着眼泪。更难堪的是:正当他为元稹再一次远谪而难过的时候,现在,自己又被贬江州。那么,被秦岭秋风吹得飘零摇落的,又岂只是白氏一人而已,实际上,这秋风吹撼的,正是两位诗人共同的命运。春雪、秋风,西归、东去,道路往来,风尘仆仆,这道路,乃是一条悲剧的人生道路!“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诗人处处留心,循墙绕柱寻觅的,岂只是元稹的诗句,简直是元稹的心,是两人共同的悲剧道路的轨迹!友情可贵,题咏可歌,共同的遭际,更是可泣。而这许多可歌可泣之事,诗中一句不说,只写了春去秋来,雪飞风紧,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升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极尽风人之能事。
  一首诗总共才二十八个字,却容纳如许丰富的感情,这是不容易的。关键在于遣词用字。如,写元稹当日奉召还京,着一“春”字、“归”字,喜悦自明;写自己今日远谪江州,着一“秋”字、“去”字,悲戚立见。“春”字含着希望,“归”字藏着温暖,“秋”字透出悲凉,“去”字暗含斥逐。这几个字,既显得对仗工稳,见纪时叙事之妙用;又显得感情色彩鲜明,尽抒情写意之能事。尤其可贵者,结处别开生面,以人物行动收篇,用细节刻划形象,取得了七言绝句往往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这种细节传神,主要表现在“循、绕、觅”三个字上。墙言“循”,则见寸寸搜寻;柱言“绕”,则见面面俱到;诗言“觅”,则见片言只字,无所遁形。三个动词连在一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本来不大的驿亭里转来转去,摩挲拂试,仔细辨认的动人情景。且七言中三用动词,构成三个意群,吟诵起来,就显得节奏短而迫促,如繁弦急管并发,更衬出诗人匆遽的行动和急切的心情。通过这种传神的细节描绘和音乐旋律的烘托,诗人的形象和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深深为他怀友思故的真情挚意所感动,激起我们对他遭逢贬谪、天涯沦落的无限同情。一个结句获得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更是这首小诗的特色。
  (赖汉屏)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百丈甘
    碧玉纤纤百丈高,仙家曾用醖香醪。至今绿叶挼成酒,不使刘伶更藉糟。
  • 腊月殊有春意二首
    一夜长风无片云,晓来风动似初春。应知春近催桃李,更有轻寒不着人。
  • 宴坐
    身寄穷山里,心安一事无。新传小止观,渐解半跏趺。急雪鸣窗纸,孤灯耿地炉。老来元少睡,且复兀枯株。
  • 涟上题樊氏水亭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 水调歌头
    更似南津港,再遇吕公船。
  • 拟郡学试东风解冻
    宝历开新岁,春回斗柄东。漪生天际水,冻解日边风。浩荡依苹起,侵寻带雪融。江河霜练静,池沼玉奁空。鱼藻雍容里,云霄俯仰中。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
  • 过村店有感
    细篾络丹柿,枯篱悬碧花。炊烟生旅灶,野水漱寒沙。栖鸟争投树,归牛自识家。恍然游蜀路,搔首忆天涯。
  • 竹枝(一名巴渝辞)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 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
    湘浦梅花两度开,直应天意别栽培。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寒气与君霜里退,阳和为尔腊前来。夭桃莫倚东风势,调鼎何曾用不材。
  • 再赋二首
    一出俄经震巽离,盈虚消息取诸随。盆栽菡萏何时藕,檐挂蜘蛛尽日丝。左墄右平魂梦远,东岗西崦杖藜迟。棱棱瘦骨萧萧发,恰与黄冠野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