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五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二月之间,垂杨尚未发芽。
黄河岸边。如今开始冰雪消融。长安城里,却正当落花时节。
注释
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张仁愿所筑西受降城即在其西北。旧来:自古以来。
未挂丝:指柳树还未吐绿挂丝。
即今:如今,现今。冰开日:解冻的时候。
长安: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
边词问答
问:《边词》的作者是谁?
答:边词的作者是张敬忠
问:边词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边词是唐代的作品
问:边词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出自 唐代张敬忠的《边词》
问: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的下一句是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问:出自张敬忠的名句有哪些?
答:张敬忠名句大全
边词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七十五。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张仁愿任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气候严寒,风物荒凉,春色姗姗来迟,所以说“五原春色旧来迟”。着“旧来”二字,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这一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
“二月垂杨未挂丝。”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柳色向来是春天的标志,诗人们总是首先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发现春天的脚步、声音和身影。抓住“垂杨未挂丝”这个典型事物,便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令人宛见在无边荒漠中,几株垂柳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空枝,看不到一点绿色的荒寒景象。
三四两句仍紧扣“春迟”写边地风物,却又另换一副笔墨。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第二句与三四两句之间,包含着一个时间的差距。河畔冰开,长安花落,暗示时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面对五原春迟、北边荒寒的景象,诗人心里所唤起的并不是沉重的叹息与忧伤,也不是身处穷荒绝域的孤寂与凄凉。这里是荒寒的,但荒寒中又寓有它所特具的辽阔与壮美;这里是孤寂的,但孤寂中又透露出边地的宁静和平,没有刀光剑影、烽火烟尘;这里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但春天毕竟要降临。“河畔冰开”,带给人的是对春天的展望,而不是“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李益《度破讷沙》)这样沉重的叹息。如果把这首诗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对照起来读,便不难发现它们的声息相通之处:尽管都写了边地的荒寒,流露的思想感情却是对边塞风物的欣赏。在这一点上,《边词》可以说是开盛唐风气之先的。
这首诗散起对结,结联又用一意贯串、似对非对的流水对,是典型的“初唐标格”。这种格式,对于表现深沉凝重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局限,但却特别适合表现安恬愉悦、明朗乐观的思想感情。诗的风调轻爽流利,意致自然流动,音律和婉安恬,与它所表现的感情和谐统一,让人感到作者是用一种坦然的态度对待“春色旧来迟”、“垂杨未挂丝”的景象。特别是三四两句,在“河畔冰开日”与“长安花落时”的工整对仗之前,分别用“即今”、“便是”这样轻松流易的词语勾连呼应,构成了一种顾盼自如的风神格调。“治世之音安以乐”(《毛诗序》),这首诗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不妨说,它是初唐标格与盛唐气象的结合。
- 同李汉老登高斋飞梯百级转层峦,政喜登临著眼宽。海上波涛连阆苑,日边尘土暗长安。乱来世事终无定,春尽羁愁岂一端。赖有谪仙能喜客,时陪杖履得雄观。
- 寄题隐静三首向来连岁守江城,到处题诗满户庭。独欠兹山一转语,倩师与我谢山灵。
- 哭山友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 浣溪沙约臂金圆隐绛缯。枕痕斜印曲花藤。玉肌娇软莹如冰。护日帘栊迷晓梦,舞风琼佩弄秋声。倦妆鸾鉴不忺凭。
- 江村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 报师恩 藏头 拆起云字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 颂古三十一首南北山相对,东西有路分。不经场阵裹,争见李将军。
- 岘山塔院野寺埋荒草,浮屠出近郊。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地僻钟鱼响,庭空燕雀巢。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
- 次志宏韵督成寿置酒归耕食吾言,回首愧江水。方争扬子度,谁置穆生醴。邓侯倾盖旧,小寝艺桃李。走书约啗我,涎迸齧脣齿。朝来独何事,怒色剧染指。虽微射鸿游,顾有捩手鬼。平生谈天口,得酒便锋起。年来病不觞,但要讴贴耳。真成画蛇足,足就酒空矣。樊川吐怨句,想见紫云美。何时咄嗟办,一醉吾亦拟。噂沓听群儿,口实争笑鄙。
- 上丞相寿人统开璿历,台符焕紫躔。数如环复始,天与寿无边。麟阁精神异,龙舆宠数专。先朝称旧弼,潞国最长年。辽币犹增遣,河流未肯旋。争如今日盛,独致太平全。青社归传檄,阴山息控弦。堤成江势却,疆辟稻畦连。燮理功何钜,勤劳意自便。寒分编户粟,雪赐羽林钱。吉日登符宝,中天敞栋梴。九重申骏命,一德共蝉联。吾道今隆矣,人文益粲然。来归褒衍圣,访后续伊川。美绩随时现,神谋应物圆。基扶周鼎晏,色补舜衣妍。独立观昭旷,中持斡化权。通融文共武,菹压党兼偏。位乃昭文右,功惟尚父先。福流寰海遍,谦守此心坚。卦象黄裳繇,诗家绿竹篇。流传皆琬琰,赓颂几歌弦。峻极极龄际,中和二日前。沙堤春骀荡,凤沼晓澄鲜。绮席纷才俊,瑶台映列仙。一经韦继汉,百两姞妇燕。贱子叨卑钥,清晨染贺笺。所惭恩似海,安得笔如椽。举目看霖润,褆身拟化甄。原同松与石,洁操在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