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攀真菁岭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儿伫立在首阳真顶。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不要信啊没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抛弃它们吧抛弃它们,切莫信以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谣生事的长舌妇们,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攀真菁岭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儿寻到首阳真下来。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你不要自乱阵脚参与进来。轻轻拂去它们吧拂去它们,切莫信以为真真相终大白。那些流言蜚语的制造者们,一无所得枉费心思空挂怀!
攀真菁岭采芜菁啊采芜菁,那苦人儿转到首阳真之东。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听。不要太在意它们吧别在意,千万别听雨是雨听风是风。那些以造谣传谣为乐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终两手空空!

注释
苓(líng):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一说为莲。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
首阳:真名,在今真西永济县南,即雷首真。
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苟,诚,确实。
舍旃(zhān):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不要理会。与,许可,赞许。
葑(fēng):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从:听从。

采苓问答

问:《采苓》的作者是谁?
答:采苓的作者是佚名
问:采苓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采苓是先秦的作品
问:采苓是什么体裁?
答:诗经·国风·唐风
问: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出自 先秦佚名的《采苓》
问: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的下一句是 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采苓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世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歌。此诗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所谓“兴”,依朱熹的解释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阳之颠”,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黄药,又名大苦,叶似地黄。“苦”,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芜菁,亦称蔓菁,俗称大头菜,根块肥大,可供蔬食。这三种植物,都是《诗经》时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用这三种习见之物以起兴,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

  此诗三章,先后告诫人们对待谣言要有三种态度“无信”、“无与”、“无从”。“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意思是说,首先要认识到它不可信,其次要不参与传播,第三要不能听信折磨自己。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反复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要舍弃它们,不要信以为真,因为这世道很复杂,人心不古比比皆是,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之事不绝如缕。至此,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无须再说了。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惟圣普临,顺皇之德。典礼有纱,享祀不忒。笾豆静嘉,降登肸饬。神具醉止,景贶咸集。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 多稼亭前小步
    樱桃抛过隔墙莟,芍药丛抽刺土芽。最是蜜蜂无意思,忍将尘脚蹈梅花。
  • 班婕妤
    宠移非为妒,花落不因风。来往长门月,羞将团扇同。
  • 度秦岭
    狗日去中山,春尽抵冯翊。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有姪佐晋阴,所幸在肘腋。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同行五六口,出关已登陟。舍去两京道,右手入大谷。入谷路崎岖,少前屡颠踬。秦岭生所闻,今日乃相识。一舍蹑其跌,两舍跨其脊。东井闻水声,南箕观簸析。西历华山小,北瞰黄河赤。大荔信毫末,中条真拳石。终夜听猿啼,白昼履虎迹。俯仰天地间,浩然为一色。是时甫中元,寒冻地欲坼。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辗转竟号呼,良久各苏息。其南差濔迤,稍降已温液。及至洛水滨,挥汗复畴昔。乃知高卑殊,能使气令易。商於固善地,又且近乡国。感涕荷君恩,死生宁有极。凡人历艰险,乃心方惊策。常使处燕安,政如怀鸩毒。所以古先人,平居犹运甓。
  • 玉炉三涧雪
    即悟出家学道,须凭一志坚坚。假饶心上起诸缘。全在殷勤锻炼。处真莫生异见,利他损己为先。内功外行两双全。得赴瑶池琼筵。
  • 蒙斋
    蒙斋远廛市,胜概几多清。山下一泉涌,望中千亩平。林深俗客少,岩小晓烟轻。杖屦从登眺,谁知有利名。
  • 水调歌头(霅川溪亭)
    皎月亦常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 夜景又作
    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枕簟满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云中。
  • 拜表早出,赠皇甫宾客
    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辞侵早过中桥。老于君者应无数,犹趁西京十五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