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释

取次:次第,一个挨一个地,草草,仓促,此处指草草,仓促。
梦回:即梦断,醒也。
彻晓:天将明。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问答

问:《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的作者是谁?
答: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的作者是惠洪
问: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是宋代的作品
问: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出自 宋代惠洪的《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问: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的下一句是 日永如年愁难度。
问:出自惠洪的名句有哪些?
答:惠洪名句大全

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赏析

  词家有主张“词不宜和韵”的,因为词句参差,音律很严,难以使抒写的情思与限定的声韵吻合无间。但乐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韵者,虽和犹如自作”,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颇为著名。

  先是贺方回写了一首《青玉案》,以词中之句改调名为《横塘路》,其结语“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传诵一时,交相赞誉。黄庭坚与贺交好,赋诗《寄贺方回》:“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黄为赵挺之、陈举所构陷,贬谪宜州(今广西宜山)。其兄黄大临,知其喜爱贺词,便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送别。翌年庭坚至宜州后,又依贺韵奉和其兄。惠洪青年时曾为县小吏,因庭坚喜其聪慧,教他读书,后来才成为海内名僧的。庭坚流放过湘江时,惠洪曾入舟陪送,时达一月,足见交情深笃。为了与庭坚兄弟唱和,也依贺韵写了一首《青玉案》。三首俱步贺词原韵,成为词林佳话。

  惠洪这首和作从长亭惨别到旅舍苦思,外景内情,相反相成;忆想、现实,交织其间,突出离愁之既深且苦。

  上片表现别时情景。长亭折柳,从此远别,牵动愁肠,是以生恨。故落笔先写出这揪人心肺的一幕:长亭别恨。“绿槐烟柳”,乃三春美景,与饯行送别的“长亭路”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实即以乐景衬哀情,使人倍觉黯然魂销。“取次”,随便,这里有草率之意。试想离人黄庭坚已是遭贬流放的罪臣,奉诏即行,焉敢滞留,其匆匆成行、草草送别之仓惶情状,实亦不难想象。著一“恨”字,实含无限伤感。进而表现离别之际的思绪。试想离人此去宜州,“千峰万嶂”、“远山修水(黄大临和词之句),年近花甲而遭此坎坷,能不忧谗畏谤,思亲怀旧,愁怀惨怛,孤寂难堪?能不倍感时间漫长,痛苦的日子难以打发?”“日永如年愁难度”,虽是赋体直陈的本色之语,确也令人直觉肠回九转,凄惋欲绝。再进而表现离人上路之后的情景。试想离人虽然踏上流放之路,怎能割舍亲友!因此立马据鞍,频频回首。只是却被暮云遮断了视线,连开封那样的高城都望不见,怎能望见站立在高城上送行的亲友!词中虽只刻画离人踟蹰不前的索寞身影,但其依依不舍、怅怅不已的凄凉心境却已生动如见。庭坚和词中曾自述感受:“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取景与此不同,意境却极其近似,果然是彼唱此和,“心有灵犀一点通”。

  下片描述旅舍离愁。换头直承而下,从傍晚到天晓,集中表现这乍尝别离滋味的第一夜的凄悲境况。孤鞍远去,投宿时天已傍晚。可旅舍怎能和家相比,试想离人此际触处所及,无一习惯,怎能不默默回想和亲人话别的那幕情景,其所以默默存想,暗暗思忆,既是重视深情、珍藏心底的慰藉,也是被迫分离、难以言宣的苦痛。“千万句”,造语平淡,却可启发联想,既能想见亲人反复再三、不厌其烦的关切情态,更能想见亲人既温存体贴又焦急担忧的寸寸柔肠。单纯写苦,不见其苦;忆乐思苦,其苦倍增;从离人唯一的慰藉反映出离人无穷的苦悲,和以乐景写哀情的机杼如出一辙。于是以高度概括的笔力形象生动地表现离人这一夜的孤苦凄凉:薄单单的被盖,孤零零的枕头,静寂寂的夜晚,又有惹人心烦的潇潇雨声,滴滴答答一直落到天亮。仅此现实苦况,已是令人不胜凄怆。再借“梦回”之际,引起对比,强化愁思。思念萦回,形诸梦寐;试想离人思绪,不难想象梦中之景。于是梦里家庭的温馨欢乐与眼前旅舍的冷寂孤苦,映照分明,顿觉满纸生愁,其哀至极。这样以虚衬实,确能以少胜多,艺术内蕴更为丰富,审美佳趣因而倍增。

  惠洪言情,之所以真挚贴切、哀婉动人,首先是善于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准确体察离人的心境,因而感同身受,悲如己出,能够委曲尽致地代抒离人的愁思,不愧为黄庭坚的忘年知己。加以善于捕捉初感,选材多是新离乍别的典型情景,能够造成创深痛巨、记忆犹新的强烈印象。并且又善于利用艺术空白,以虚见实,苦乐相形,容易调动人生的共同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因而大大增强了审美情趣。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借汪路教韵题赵东麓判丞临清堂
    结屋俯清溪,萧然迥出奇。书藏千万卷,梅浸两三枝。入竹风声细,移花日影迟。乐山仍乐水,何虑复何思。菊有陶潜逸,兰无屈子悲。娱情琴上操,遣兴局间棋。对客频倾酒,临流剩赋诗。要将閒度日,只恐道关时。触目多幽致,留题总色丝。细吟增敬羡,貂续匪佳辞。
  •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佐县三年敢意轻,掾曹还许暂平亭。齿延屡醉争扶白,嗣响非工愧取青。自此浮鸥容海浪,幸同驯鹿傍车屏。从今已恐终更去,怅望参商量别星。
  • 秋夜
    秋夜园林风露凉,蟲声无数出颓墙。前朝旧事过如梦,一抵清秋一夜长。
  • 秋怀
    箭与饥鸱兢快,侧秋脑、角鹰愁态。骏马妖姬秣燕代。笑吴儿,困雕虫,矜细欬。龌龊谁能耐?总一笑、浮云睚眦。独去为佣学无赖。圯桥边,有猿公,期我在。
  • 点绛唇
    散策芗林,几回来绕团团树。月明风露。平地神仙数。准拟归来,移近东家住。应相许。为君起舞。直到高寒处。
  •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余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虽无与晤语,清坐意亦足。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试临清镜照,衰发森已绿。出门恣幽讨,老僊有遗躅,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 紫苏
    吾家大江南,生长惯卑湿。早衰坐辛勤,寒气得相袭。每愁春夏交,两脚难行立。贫穷医药少,未易办芝朮。人言常食饮,蔬茹不可忽。紫苏品之中,功具神农述。为汤益广庭,调度宜同橘。结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实。作腐罂粟然,加点须姜蜜。由茲颇知殊,每就畦丁乞。飘流无定居,借屋少容膝。何当广种艺,岁晚愈吾疾。
  • 休歇歌
    休休休歇歇,休休歇歇无分别。千般要妙万般玄,只是教人各休歇。既能休,复能歇,一切情缘皆断绝。饥餐渴饮困时眠,万死千生没交涉。古圣贤,及明哲,一性绵绵周浩劫。光明相照合真空,休歇之余更无别。地狱种,作冤业,六识炽然如火热。立我争人昧休歇,甘受碎身并拔舌。休与歇,真口诀,无愚无智无工拙。从上师真只恁修,不遇知心谁肯泄。休非休,歇非歇,大用现前无扭捏。主张元化绝形踪,囊括虚空超起灭。亦无休,亦无歇,歇歇休休皆强说。欲知真歇与真休,一轮皎洁中秋月。
  • 赞三十六祖颂
    无事商那和,翛然了义多。是法不可说,转念摩噜陀。
  • 次韵重令升四咏性乐堂
    且置纷纷事百端,从公系马白云边。欲知太守乐其乐,山色溪声得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