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注释
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
苍苍:灰白色。
切切:虫叫声。
绝:绝迹。
独:单独,一个人。
野田:田野。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村夜问答
问:《村夜》的作者是谁?
答:村夜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村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村夜是唐代的作品
问:村夜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村夜》
问: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的下一句是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村夜赏析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 鹭答鸭□勿生天地,营己合有私。鱼虾性所嗜,丁独令尔肥。□□赋我形,延颈正有需。吾颈高可跂,吾休颈可飞。吾喙长可啄,吾目光可窥。是皆尔所短,胡乃责我为。我亦号雪客,污我我有辞。君不见秦亡其鹿共逐时,高材疾足先得之。
- 阅邸报虚名空自喜,丛谤亦难逃。望重瑕来众,官高磬折劳。应酬书脱腕,思虑雪侵毛。何似山林士,琴床梦日高。
- 和虞永康梅花十绝句轻寒玉蓓试新妆,已识微酸一点黄。生意溶溶无间断,何须闻笛为沾裳。
- 令逸作岁寒知松柏题诗因作不有桃岁寒时,桃若为松柏桃知。南方桃故多暖,此物宁能奇。漫道同生植,何云盛衰齐。不臣真浪说,难用空增悲。匠石令孰是,明堂那觉迟。玄都种桃者,一笑已前期。
- 和子瞻濠州七绝其七浮山洞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 乙酉元日摩挲老面受春风,肯为吹将鬓雪融。自合居乡充父老,尚堪开学教儿童。官身历险元如梦,诗律从宽渐开源。有菜可羹花可赏,未妨日日酒频中。
- 颂古四十四首骤马加鞭上酒楼,何如坐地看杨州。是非长短俱裁了,鼠窃终难似狗偷。
- 次韵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调二首向来翰墨付群儿,直把行藏待主知。风引去帆声猎猎,手调焦尾意迟迟。遥知夜宿吹藜处,恰是春深造榜时。预恐阿婆愁见我,略须回马避旌麾。
- 陪馆中诸人游天竺分得香字不到八年久,重来双鬓苍。珠玑溅寒溜,笙磬咽风篁。啼鸟千林晚,飞花一路香。吾宗故庐在,立马傍残阳。
- 次韵昌叔怀灊楼读书之乐志食长年不得休,一巢无地拙於鸠。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道德文章吾事落,尘埃波浪此生浮。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灊楼只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