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十一醉忆元九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消除浓浓春愁,醉酒后攀折了花枝当做行令筹子。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计算一下路程,你今天该到梁州了。
注释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同十一醉忆元九问答
问:《同十一醉忆元九》的作者是谁?
答:同十一醉忆元九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同十一醉忆元九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同十一醉忆元九是唐代的作品
问:同十一醉忆元九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同十一醉忆元九》
问: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的下一句是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同十一醉忆元九赏析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那么,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呢?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白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元、白两人想必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诗比美的。
联系元稹的诗,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忆元九》诗虽象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从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了真和美的享受。
(陈邦炎)
- 秋意秋意如诗淡,又如湘水清。无家人易感,有笔画难成。月冷砧千杵,江空雁一声。梦回蕉叶上,残雨几番鸣。
- 南海倾腾界汉沃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无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 羽林郎紫髯年少奉恩初,直阁将军尽不如。酒后引兵围百草,风前驻旆领边书。宅将公主同时赐,官与中郎共日除。大笑鲁儒年四十,腰间犹未识金鱼。
- 从范秘监过城南陈亦颜读书楼轩冕浮夸不系情,山林清奥可逃名。如何结屋依庐阜,又却移家近玉京。
- 长安有狭邪行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 红梅南枝零落北枝残,失喜新蕤苦耐寒。莫道北人浑不识,南人几作杏花看。
-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东家丘蓄缘何息,百里奚牛为底肥。自得三人虽损一,此心到处物无违。
- 将归宜春留题新安馆东里如今号郑乡,西家昔日近丘墙。芸台四部添新学,秘殿三年学老郎。天外鸳鸾愁不见,山中云鹤喜相忘。犹张皂盖归蓬荜,直谓时无许子将。
- 眼儿媚记得年时赏荼蘼。蝴蝶满园飞。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
- 寄正仲淰淰清愁变暮寒,宾鸿去后燕来还。流红似雨人千里,总翠如山屋万间。竹杖行藏观动静,柴门开阖见忙闲。何如上传多髯客,白饭鱼羹养好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