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花幽香,不会因为风吹就不再散发,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
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
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
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
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
希望您这与我同心同德之人,对我稍加留意与眷顾。
寂寞啊十万分的寂寞,刚一出门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弹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注释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南陵:县名,今属安徽。常赞府:名常赞,南陵县丞。
因依:依靠。
萧艾:野蒿,臭草,常用以比喻不肖小人。丰茸:茂盛。茸:细密貌。
“虞卿”二句:事见《史记·范睢传》:秦相范睢的仇人魏齐逃亡至赵国,秦昭王逼赵王送魏齐头至秦。否则就出兵攻赵。赵孝成王急忙追捕魏齐。魏齐夜见赵相虞卿。虞卿估计说服不了赵王,乃解其相印,连夜与魏齐一同出逃。
“海上”二句:事见《史记·田儋传》:刘邦灭项羽称帝后,项羽部下田横率五百人逃入海中小岛,不肯归降。刘邦使赦田横罪而召之,横未至洛阳即自杀,其部下五百人闻之,皆跳海自杀。
适:往,到。
“长铗”句:事见《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初不受重视,三次倚柱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盂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后冯谖出大力报效孟尝君。铗:剑。
“秋风”句:晋人张翰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尊羹、鲈鱼脍,辞官回乡。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问答

问:《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的作者是谁?
答: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的作者是李白
问: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是唐代的作品
问: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是什么体裁?
答:五古
问: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出自 唐代李白的《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问: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的下一句是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问: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游铜陵五松山之时。诗人在五松山盘桓期间,与常赞(时为南陵县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赞的同情与支持,便赠以此诗。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
    素发已垂领,故园犹未归。鸟声思磴道,柳色忆荆扉。嫩绿枝边暗,残红叶底稀。几多新乳燕,一一出巢飞。
  • 刘村渡二首
    隔岸轻舟不可呼,小桥独木有如无。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
  • 诸暨道中五首
    寒雨路从岩涧出,晴天才见越山川。谁怜昨日经行地,回首苍茫起暮烟。
  • 罗浮桃源峒
    灵符锁尽穴中蛇,深入千岩处士家。峒户隔云呼不应,时时流水出桃花。
  • 塘上遇雨
    雨入湖心路,烟昏酒市楼。惊飞花鸭闹,痴立白鹅愁。菰叶如相倚,杨枝不自由。猛思抛轿板,浑欲上渔舟。
  • 送僧入天台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 上岑水岭二首
    危峰上面更危峰,特地无梯上碧空。遥望白云生绝顶,如今身在白云中。
  • 赛神曲
    丛祠千岁临江渚,拜贶今年那可数,须晴得晴雨得雨,人意所向神辄许。嘉禾九穗持上府,庙前女巫递歌舞,呜呜歌讴坎坎鼓,香烟成云神降语。大饼如盘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晚来人醉相扶归,蝉声满庙锁斜晖。
  • 张氏静居院
    动者利进为,静者乐止居。物性有偏得,惟贤时卷舒。张侯始出仕,所至多名誉。老矣归偃休,买地斸荒芜。屋成为令名,名实与时俱。南堂栖幽真,晨起瞻像图。北堂画五禽,游戏养形躯。燕有诸宾庭,学有诸子庐。问侯年几何,矫矫八十余。问侯何能尔,心不藏忧愉。问侯客何为,弦歌饮投壶。问侯儿何读,夏商及唐虞。嵩山填门户,洛水绕阶除。侯於山水间,结驷有通衢。我念老退者,古多贤大夫。留侯亦养生,乃欲凌空虚。闭门不饮酒,岂异山中臞,疏傅稍喜客,挥金能自娱。不闻喜教子,满屋青紫朱。张侯能兼取,胜事古所无。褒称有乐石,丞相为之书。而我不自量,闻风亦歌呼。
  • 游东观山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