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对此茫茫,不觉成长叹。
何时旦,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初雪后的五更之夜,黄花城中弥漫着寒光,积雪的峭壁上,栈道显得平滑了许多。无边的寒风也阻挠不了我披衣观景的兴致。
面对这茫茫雪色,不觉心中怅然,无限慨叹!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天空中的晨星要消散了,广漠沙原上的大雁也已经起飞开始新的征程。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
黄花城:在今北京怀柔境内。纳兰扈驾东巡,此为必经之地。一说在五台山附近。
五夜:即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故称。栈(zhàn):栈道。于绝险之地架木而成的道路。
平沙雁:广漠沙原上之大雁。

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问答

问:《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的作者是谁?
答: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的作者是纳兰性德
问: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是清代的作品
问: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出自 清代纳兰性德的《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
问: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五夜光寒,照来积雪平于栈 的下一句是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问:出自纳兰性德的名句有哪些?
答:纳兰性德名句大全

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黄花城雪后将晓的景象,与《烷溪沙·姜女庙》等或为同时之作。词全用白描,但朴质中饶含韵致,清奇中极见情味。黄花城奇异的景观,作者无聊赖的心绪跃然纸上。

  词的上片描写边塞地区凌晨的景色。“五夜”二句谓落了一夜的雪,五更天色欲明之时,雪已经堆得与栅栏相平了。“西风”二句紧扣上文,所以要“看”,是由于积雪的寒光,使人误以为天色已明;“披衣”是由于西风劲吹,寒气袭人。

  下片“对此”二句,又与“看”字关联。看到这白茫茫的一片大雪,无边无际,不觉令人百感交集,不住叹息。“何时旦”句用提问表明此时尚未天明,刚才只是误以为天明罢了。最后二句,又是对“何时旦”这一问题的答覆。星光渐淡,大雁开始起飞,离天明也不远了。“平沙”当然是指“平于栈”的积雪。遣词造句都有着落,前后互相呼应,行文十分绵密。

  通篇只描写景物,而寓情于景,以景抒情。词人用开阔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将环境的空旷凄凉映照在情感上,将大的环境空间叠加在深沉而复杂的小的情感上,给人呈现一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方式。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王官瀑布
    区区奔走漫华颠,一别王官十四年。绿玉峡中喷白玉,溉田浇竹满平川。
  • 贺新郎
    世谛人多错。阿谁将、虚名微利,放教轻著。万事莫非前定了,选甚微如饮酌。算徒诧、龙韬豹略。纵使龙头安尺木,更从教、豹变生三角。浑是梦,恍如昨。吾庐自笑常虚廓。对残编、磨穿枯砚,生涯微薄。负郭田园能有几,随分安贫守约。要不改、箪瓢颜乐。西掖百扉终须到,且嘲风咏月常相谑。更要甚,万金药。
  •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标签:写景写人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 太常引 为万奴总管寿
    重于山岳蔼如兰。喜一旦,得同官。裁*笑谈间。道不似、当年将坛。一年好处,中秋节近,凉露洗金盘。丹桂月中看。尺耐得、人间岁寒。
  • 观雪行
    仙人剪水银河边,仙风吹散花联翩。明星撩乱入我眼,风紧一阵随天旋。如今谁卧剡溪雪,如今谁访山阴船。古人气韵不可见,晓来对此空悠然。檐前未觉眼界豁,临眺忽忆楼居仙。若为留得数玉树,六月绕屋生清妍。
  • 偈颂八首
    铁昆仑儿吃一攧,南海波舞不彻。夜半失却拦腰帛,笑倒东村王大伯。
  • 九日登宝叔塔同游者杨大著李校书冯正字曾著
    湖边老石立巨鳌,背负浮图千尺高。升高望远天界阔,海山江树皆秋毫。蓬莱藏室极清静,虽有暇日无游遨。不应令节亦虚度,特为萸菊觞新醪。樽前一笑岂易得,身涉百忧今二毛。兹游回首便陈迹,事如逝水流滔滔。明年九日定何许,未用感慨增烦劳。半生随牒落州县,莫年结绶来神皋。
  • 次韵胡景参制机见寿二首
    南风吹笠走长须,一轴新诗一幅书。虎榜陈人有韩愈,鹤山佳婿得肩吾。行年八十死将似,求活须臾计已疏。惭愧珍羞□初度,忽忘门户是穷儒。
  • 携茶过智海
    床头白羽已相亲,茗碗才尝正焙新。透出老禅三昧眼,锅醒逋客二毛身。坐闻考赴堂鼓,起觅垂垂洗钵人。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
  • 偈颂八十七首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禾山打鼓,雪峰辊球。睦州担板,投子提油。赵州狗子,沩山牯牛。青原垂足,俱胝指头。一队破落户,各自带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