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
是天上、馀香剩馥。
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秋思,况东篱、凄凉黄1~1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问答
问:《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的作者是谁?
答: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的作者是陈亮
问: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是宋代的作品
问: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天高气肃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天高气肃 出自 宋代陈亮的《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
问:天高气肃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高气肃 的下一句是 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问:出自陈亮的名句有哪些?
答:陈亮名句大全
桂枝香 观木樨有感,寄吕郎中赏析
题中“木樨”为桂花的一种 ,逢秋开放,花小香浓。全词就从这个特点生发,写自己胸次感慨。
皓月当空,天穹如洗,正是秋天月夜景象。世传月中有桂树,宋之问衍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诗句 ,故发端即点“天”、“月”,为下文“散落人间”张本。接着又化用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金铜仙人辞汉歌》)诗意,把汉代长安的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引入天空,悬拟出天宫收储桂花已经盈满,己乃散落人间一层意思 。“不辞”二字代花言志,实则词人自道其愿为人世作些事业的初衷,立意已高。此桂花既是天国殊英,群花与之相并,当然显得凡俗。足见词人自视之高。但又不径指群花凡俗 ,而说“群花自嫌凡俗”,命意更高一层。复用一“怕”字为转折,意思是我唯恐群花自惭,故不欲竞放于百花争艳的春天,更翻进一层。但我之所以不竞放于三春者,也不是故矜高洁,自远于人。我吐放在这秋天的夜晚,意在唤回已去的春意,把温暖重新撒向人间。我方深情眷注人世,又何曾自甘幽独呢?这就进一步展示出更高的、晶莹澄沏的内心世界。词人抓住桂花不开在春天却放于秋节这个特点,想落天外,分几个层次写出此花一片高洁心志 ,满腔似火热忱;又显得不矜不伐,亦花亦人,深得咏物词“取神题外,设境意中” (《蕙风词话》)之妙。细味“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八字,似有辛弃疾《摸鱼儿》惜春、留春之微妙,其意盖感国事艰危,欲力挽狂澜于将倾,命意更深,这在吕祖谦对他说的几句话中亦可反映出来。
上片借花言志,词旨高远,层层转进,曲折深沉。
下片以“是天上余香剩馥”换头,遥承上片“不辞散落人间”,意脉流贯 。但上片用拟人手法,代花述怀;下片改为词人自己出面评说,构局一变 。“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的“怪”字,即“难怪”之意。难怪此花香飘十里 ,原来它本是天上余香散落人间。
这一层赞桂花幽香。后两句一层则赞花颜色——其色金黄,花小如粟。“坐对”一语,无限旖旎亲切,花、人神交,几欲融为一体 。而“对”字究竟保有距离,此即“不即不离”之境 。初闻其幽香,复对此殊色,乃想到其他种种秋花,由此类推,宕开词意,转出柳暗花明境界。秋日,木芙蓉盛开,未尝不美,但一想起杜甫“芙蓉小苑入边愁”的诗句,只能令我顿添愁思,又怎能“唤回春意”呢?菊花自是秋节名花,然而,东篱黄菊,不过助人凄凉,加深秋意,哪里比得上“向他秋晚,唤回春意”的桂花呢 ?窥词人之心,“芙容”句隐然有边关烽火之忧 ;“东篱”句则暗寓渊明遗世高蹈不足取法之深意 ,与上片“几曾幽独”呼应,见出他积极用世的热忱。无怪当时听了吕祖谦鼓励他的“未可以世为不能用”而大感快慰了。歇拍三句。为词人对此花的评骘:可惜你易开易落 ,“入时太浅”;开在深秋,且无艳色 ,“背时太远”;而你的心志又过于高洁,“爱寻高躅”(躅 ,足迹。“爱寻高躅 ”即爱踵先贤之高迹)。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意思。实质上这都是词人自慨平生。人方靦颜事仇,苟安为计,我独怀此恢复大志,唤春热忱,致使“当路见憎”,“以为狂怪”(《宋史·陈亮传》),岂非不谙人情世敌,“入时太浅”吗?而且,举世滔滔 ,我则独清独醒,与时代风习远相背离,岂非“背时太远”?再加上我孤标自许,欲追高风于末世,不能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足证这“爱寻高躅”也是平生一病。词人在这里以抑为扬,正言反出,结出无限幽愤,无穷牢骚。
这首词以花寄意,用浪漫主义手法 ,展开联想,天上人间,神行万里。词中咏叹桂花的雅量高致,光明磊落胸怀,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表现出词人人格光采四照,肝胆相照。因此,这首词在内容上具有一种高尚美,读之使人肃然起敬。
张炎在他所著的《词源》一书中论咏物词,多有胜义。他说:“诗难于咏物 ,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这里提出的不能“稍真”,不欲“差远”,也就是“不粘不脱 ”“在神情离合间”的意思。陈亮这阕《桂枝香》,句句写桂花,所咏了然在目 ,无“晦而不明”之病;但全词除“一树香风”、“色浮金粟”外,句句只写此花高标远致,遗貌取神,又无“拘而不畅”之嫌。进一步看,全词处处摄花之魂,处处见我风骨,却又通篇无一字直诉我胸怀处,所谓若即若离,深得咏物神髓。结处暗寓平生意气,感慨遥深,然“入时”、“背时 ”,又是从此花出处行藏一意流转下来,正得“一段意思,全在结句”的妙谛。以此词此心,寄吕郎中以求印可,亦可见二人相知之乐。
陈亮惯以文为词,以词评政;词风素称横放、恣肆,甚者讥其粗豪。读此阕 ,然后知他在横放之外,别人一段情趣。这阕《桂枝香》,就其语言论,句句当行本色;观其前后两结 ,语意尤其高远,逸响可歌,何尝有一句粗豪语?就其风格论,高华端凝,不仅远在“ 横肆 ”之外,抑且别具典雅幽秀之美。但这种“秀”,是其秀在神,秀而有骨,故终不失龙川气度。
- 婺州宴上留别(一作婺州宴留上萧员外)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舞高台晚更清。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
- 西湖二首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 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 翠鸟诗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 赠淳于公归养九霄析命降丝纶,荣列青宫听侍亲。著□显通天上籍,循陔重看每边春。入为鸳鹭行中客,归作烟霞象外人。一自二疏东去事,唯公千载断芳尘。
- 海棠杜陵先生诗万纸,剩欲题花无可拟。昭阳深殿睡东风,一日声名胜妃子。
- 即事澒洞风尘莽未明,天翻地覆劫将盈。翠华海上知何似,白首山中空自惊。哭向莺花非世界,梦迷弓剑绕皇陵。谁知薇蕨同杯酒,为酹兴亡终古灵。
- 浣溪沙柳絮池台淡淡风。碧波花岫小桥通。云连丽宇倚晴空。芳草绿杨人去住,短墙幽径燕西东。攀条弄蕊得从容。
- 水调歌头 次东坡韵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
-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古人一饭必思偿,恩大如天未易忘。囝罢白头相告语,三生不可负容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