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新嫁娘词三首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释

⑴未识:一作“不识”。
⑵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⑶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⑷“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谙: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⑸遣:让。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新嫁娘词三首问答

问:《新嫁娘词三首》的作者是谁?
答:新嫁娘词三首的作者是王建
问:新嫁娘词三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新嫁娘词三首是唐代的作品
问:新嫁娘词三首是什么体裁?
答:五绝
问: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出自 唐代王建的《新嫁娘词三首》
问: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的下一句是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问:出自王建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建名句大全

新嫁娘词三首赏析

  这组诗共三首,其中第三首(“三日入厨下”)最受推崇。下面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兼诗学分会会长、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余恕诚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令人作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王建的这首诗所写的,即属于此类。这也是唐代社会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她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

  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因此,细心、聪慧的媳妇,考虑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是多么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尝,而不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那样问她的丈夫呢?朱诗云“画眉深浅入时无”,之所以要问丈夫,因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问。而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之所,羹汤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所以,从“三日入厨”,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尝”,不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体的环境、场所,一一紧紧相扣。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沈德潜评论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

  《新嫁娘词》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则不免带有庸俗气。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

  像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读者一些启示。

  读这首诗,人们对新嫁娘的聪明和心计无疑是欣赏的,诗味也正在这里。新嫁娘所循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推理过程:一、前提:长期共同生活,会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抚养大的,食性当与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这样一类推理过程,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和诗相结合。像有人在笺注此诗时所讲的:“我们初入社会,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于老练的人不可。”(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归浮梁)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 菩萨蛮
    蕊香不恋琵琶结。舞衣折损藏花蝶。春梦未堪凭。几时春梦真。愁把残更数。泪落灯前雨。歌酒可曾忺。情怀似去年。
  • 念奴娇(老人用僧仲殊韵咏荷花横披,谨和)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 思归旧隐
    静思归旧隐,日出半山晴。醉榻云笼润,吟窗瀑泻清。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朝市谁头白,车输未晓鸣。
  • 宿乐平县北十里西塘
    破店能无漏,孤灯肯更明。中间通客路,终夜有人声。坐又坐不得,眠来眠未成。如何故山友,抵死怨躬耕。
  • 题章伯深臞怪图
    杖策山隈亦水滨,閒中未害饱经纶。何曾寂寞嵌岩裹,惯着风流廓庙人。
  • 秋深
    风露损衣据,秋深怀故庐。仆方谈夜梦,客至得家书。子黑石莲老,柿红霜叶疏。今年篱下菊,遥忆少人锄。
  • 喜雪呈李公择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沉沉夜未眠,蔌蔌声初落。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披衣视群动,照屋始惊愕。晨起犯清寒,繁阴看溟漠。乔林冻相倚,隙瓦干犹烁。孤村掩圭窦,深迳没芒屩。平野恣汗漫,四山增荦确。晚色漏斜阳,林光粲相错。氛埃一清荡,疫疠解缠缚。寒蔬养春芽,宿麦布冬脚。官居亦何赖,岁事信所托。逋逃幸一饱,剽盗止群恶。无事乐自多,有酒庶可酌。我行今不久,公到时方昨。丰穰识天意,暇豫可前约。齐厨虽无余,宾客甚易诺。行须酒壶倒,莫待阴云剥。
  • 挽文文山
    忆公泪悬河,九地无处泻。想公骑赤龙,请命苍梧野。世人醉生死,翻笑独醒者。焉知千载英,精爽皎不夜。义士无废兴,时运有代谢。念昔丧乱初,公骑使君马。奋袂起勤王,忼慨泪盈把。须臾三万众,如自九天下。灯棋书檄交,笑语杂悲咤。捧土障洪河,一绳维大厦。至哉朝宗性,百折终不舍。身北冠自南,血碧心肯化。颜钩凛忠劲,杜诗蔚骚雅。晋阳骨肉冤,东市刀兵解。精诚揭天日,气魄动夷夏。丈夫如此何,一死尤足怕。田横老宾客,白发馀息假。有时梦岩电,意悟当飘洒。非无中丞传,杀青自谁写。魂归哀江南,千秋俎乡社。
  • 【中吕】山坡羊_燕子来时春
    燕子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长安怀古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