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翻译和注释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头发乱蓬蓬,赶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一衣兜也没采满。本来说好五天归,过了六天不回还。
此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装弓箭。此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好线。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竟然钓到这么多。
注释
绿(lù):通“菉”,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黄。
终朝(zhāo):终日。一说整个早晨。
匊(jū):同“掬”,两手合捧。
曲局:弯曲,指头发弯曲蓬乱。
薄言:语助词。归沐:回家洗头发。
蓝:草名。此指蓼蓝,可作染青蓝色的染料。
襜(chān):护裙,田间采集时可用以兜物。《毛传》:“衣蔽前谓之襜”,即今俗称之围裙。
五日:五天,并非确指。《郑笺》解为“五月之日”。期:约定的时间。
六日:六天,并非确指。《郑笺》解为“六月之日”。詹:至,来到。
之子:此子。狩:打猎。
韔(chànɡ):弓袋,此处用作动词,是说将弓装入弓袋。
纶:钓丝。此处作动词,即整理丝绳的意思。
维何:是什么。维,是。
鲂(fáng):鳊鱼。鱮(xù):鲢鱼。
观者:此指钓的鱼众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引申之义,物多而后可观,故曰:观,多也。”
采绿问答
问:《采绿》的作者是谁?
答:采绿的作者是佚名
问:采绿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采绿是先秦的作品
问:采绿是什么体裁?
答:诗经·小雅·鱼藻之什
问: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出自 先秦佚名的《采绿》
问: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的下一句是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问: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采绿赏析
此诗一、二两章是实写,诗中对事件实实在在的记述,蕴含了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采绿者手在采菉,心已不知飞越几重山水,心手既不相应,自然采菉难满一掬。那么所思所念是什么,诗人并未直白,而是转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卷曲不整的头发当然不是因为没有“膏沐”,而是“谁适为容”。此时又要去梳洗,是因为君子随时都可能出现在面前。诗的第二章“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交待了原因。既然约定过五天就回家,在其后的时间里女主人公当然要无心于采菉,留心于归沐了。但“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还不仅仅是交待了女主人公反常行为的原因,同时还传递出了她心中一股浓浓的怨思。然而在“终朝采绿”这样难捱的时间里,女主人公的心中也有甜蜜的联想,下文即有表现。
三、四两章是虚写,诗中并没有出现归、回、还、返等字眼,但尽显归来之意。第三章写君子渔猎,妇人相随,犹如后人所谓“你耕田来我织布”一样极具田园风味,夫唱妇随之乐于此可见。龚橙《诗本谊》以为这是《小雅》中“西周民风”之一,确是探骊得珠之论。第四章承上一章之“钓”言,所钓鱼之多,实赞君子无穷的男性魅力,此可以闻一多先生“《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廋语(廋sōu,隐藏。廋语,隐语)”(《诗经通义》)证之,更何况“言钓则狩可例见”(孙鑛语)。
总体上说,此诗一、二两章以实极写幽怨神理,刻画情思细致入微,三、四两章以虚极言倡随之乐,更显出别离之苦。前为景中情,后为情中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幽怨深思之情。
精彩推荐:
评论
- 剑门乘嶮过,阁道踏空行。
- 夕阳烟树。
- 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
- 回头祗见冢累累。
- 今古词人图景,谁解推原端的。皇甫真人《酹江月》
- 岭阳山水奇,第一称湟州。李尧俞《句》
-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 儿郎又待,吟诗写字,甚是生涯。
-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崔曙《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
-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黄庭坚《品令》
- 衰鬓星星换旧青,世间万事但堪惊。
-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元稹《虫豸诗·巴蛇》
- 赋简流亡辑,农安政理凭。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
- 未歌先咽歌还罢。
- 窗下寒机犹自织,梁间栖燕欲双飞。
-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 红踯躅繁金殿暖,碧芙蓉笑水宫秋。
- 缅想当时宫阙盛,荒宴椒房懱尧圣。
- 含红泪,颦翠峨,拌血污游魂逐太阿。白朴《秋色横空》
- 駸駸月殿,桂枝取次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