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翻译和注释

译文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
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
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
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注释
萧治: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开:消散。
崔嵬(cuī wéi):山势高耸的样子。
赤亭口:即赤亭守捉。约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汉月: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银山: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
铁关:即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为一长长的石峡,两崖壁立,其口有门,色如铁,形势险要。
交河:又名西州,天宝元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治所在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城。
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
晻霭(ǎn ǎi):昏暗的样子。寒氛:寒冷的云气。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阴崖:背阴的山崖。
狐裘(qiú):用狐皮制的外衣。
都护:官名,汉宣帝置西域都护,总监西域诸国,并护南北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唐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权任与汉同,且为实职。
走马:跑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问答

问:《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作者是谁?
答: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的作者是岑参
问: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唐代的作品
问: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出自 唐代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问: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的下一句是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问:出自岑参的名句有哪些?
答:岑参名句大全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始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雪云凝集,终日不开,使人想见,天山之雪天上来,绵延无尽。“千峰万岭雪崔嵬”,形象地表现出天山雪景的壮阔,耸立云霄,连绵宽广。这里,明写雪山,实咏白雪,因此说“雪崔嵬”,而不说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这两句写出了天山雪的静态庄严。接下去,写天山雪的动态威势:“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天山雪已崔嵬高耸,却还在不断增高加厚。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势,气氛更为强烈,为第二部分具体叙述天山雪的特色作了充分的铺垫。

  写天山雪的特色,仅用了八句,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白雪光华亮如明月,一句“能兼汉月照银山”,足以炫人眼目,更何况是汉家之月。“复逐胡风过铁关”,天山雪,不但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真是有声有色。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接下去六句,用夸张手法,由外及内,从各个角度叙写天山雪的奇寒。两河相交之处,水草肥美,本是鸟儿乐栖喜游之所,此时却因畏惧奇寒而绝迹;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轮台,驰道宽平,马儿在上面可以疾步如飞的,此时却因积雪成冰,马蹄踏上打滑而寸步难行;云雾和空气,往日是飘浮流动的,如今也已冷冻凝结;而那崇山峻岭的背阴处,挂上了千丈冰凌。将军身上的狐皮大袄,皮厚毛丰,该是很暖和的了,可将军蜷缩着身子躺着,冷得难耐;都护的佩刀多么坚硬,也几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这六句诗,写雪而不见雪,只抓住在雪的世界中的几件实物:飞鸟、马蹄、晻霭、阴崖、狐裘和宝刀;加以烘托映衬,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第三部分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细细体味,仍是处处有雪。送别时间,是大雪纷扬之时;赠送的礼物,是傲雪松枝。这一句“惟有青青松树枝”,意味甚浓,可以想见诗人此时此地的心境: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戍边将士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冰天雪地之中,时而坚守阵地,时而驰骋疆场,其凛凛英姿岂不恰似傲雪迎风的碧绿松枝!边塞奇寒是难以忍耐的,戍边将士,却乐在其中。诵读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送黄元吉
    荷君来意固非因,曾未深交意便倾。语到七篇无欠少,学从三画已分明。每怀前此伤标置,颇欲从今近老成。为谢荆门三益友,何时尊酒话生平。
  • 赠孙季蕃
    立谈飞絮中,相遇在吴宫。以我为生拙,怜君失计同。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摇风。自作庐山记,幽奇欲遍穷。
  • 挽懒庵处士
    万事从吾懒,庵居隐者家。酒深牵率月,诗办事治花。健犊閒耕具,轻鸥忆钓槎。归来谁晤语,野艇渡寒沙。
  • 移花
    春光不徘徊,忽过如插羽。匆匆陌上儿,移花急风雨。山波烂襭绣,平日谁指数。到此俱可怜,轻妍若时女。我家王城西,披风立环堵。坐思清兴添,不可佳时负。晨朝市桃李,百钱得三五。□□□□□,□□□□□。□□□□□,□□□□□。□□□□□,□□若不暇。□□□□晤,语□□□□。□□□夜对,青藜芳草玄。
  • 偈颂十八首
    目击泄天机,梅天散花雨。稽首毗卢师,和南法身主。风光遍大千,捏在毫端聚。多劫修来是浪传,一念不生倾肺腑。从此儿孙遍世间,活计清虚争检古。
  •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清霜染柿叶,荒园有佳趣。留连伴岁晚,莫作流红去。
  • 因事示众
    寄從远方来,遗我径寸璧。中有四箇字,字字无人识。清涵鲸海宽。冷射蟾轮窄。今朝呈似看,请道末后句。
  • 家园
    眺望西山在目中,更须宽展竹篱通。残梅尚守清帘节,不嫁东君昨夜风。
  • 喜定号
    忆昨怀君诏,章台听暮钟。人从太微下,书自道山共。彩凤看飞笔,长虹见吐胸。冤家成行对,侧理入腰封。海阔珠难采,山辉玉易攻。别吟平乐赋,高第唱西廱。
  • 感旧写真
    李放写我真,写来二十载。莫问真何如,画亦销光彩。朱颜与玄鬓,日夜改复改。无嗟貌遽非,且喜身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