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花,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木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翻译和注释
译文
荷花与其它草本植物似乎有些不同,但也有根没有树,一年生一次,这些特点是相同的。花谱上说:“生长在水中的叫草芙蓉,生长在陆地上的叫旱莲。”就不能不说是草本植物了。我夏天视它为生命,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以因袭前人现成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于是,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一年又一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斗大的小池,栽几株敷衍了事,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盼望天上降雨来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养生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注释
注:文中的“茂叔”为宋朝周敦颐,字茂叔。南宋文学家,道州营道人,著有《太极图说》 《通书》等。《爱莲说》为他的作品,与本文有相似之处。
谱:花谱。
倚:依靠。
效颦:效仿。
袭:沿袭,因袭。
可人:适合人的心意,讨人喜欢。
不一而足:不止一件或不止一次出现。足,充足,足够。
备:全部。
葩:花。
当令:正当时令,这里指最佳观赏时节。
秋:这里指时间。
及:等到。
飘飖:随风摇摆。
袅娜:形容草木柔软细长。
逸致:飘逸情趣。致,情趣。
迨:及,等到。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自夏徂秋: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徂,往,到。
乃:于是,就。
并擎:一起高举。擎,高举。
可目:适合观赏,看着悦目。目,作动词用。
可鼻:嗅着香气怡人。鼻,作动词,嗅着。
异馥:特别的香味。
可人之口:可口,好吃。
互芬齿颊:意为莲花、莲藕都使人口中生香。互,交互,共同。芬,形容词使动用法,芬芳。齿颊,牙齿和脸颊,指口腔。
去:除去。
倚此为命者:李渔《笠翁偶集·种植部》:“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下文“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亦本此。
无如:无奈
安身立命:生活由着落,精神有寄托。安身,容身。立命,精神有所依附。
病其漏:担心池子漏水。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乞:祈求。
殆:大概。
草菅:野草。
芙蕖问答
问:《芙蕖》的作者是谁?
答:芙蕖的作者是李渔
问:芙蕖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芙蕖是清代的作品
问: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花,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花,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出自 清代李渔的《芙蕖》
问: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花,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花,一岁一生,其性同也 的下一句是 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
问:出自李渔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渔名句大全
- 又和载酒过竹涧韵名园一水绿潆洄,消得风流太守来。把酒哦诗真不恶,此时怀抱十分开。
- 别永福诸友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汙泥滓。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汙直如矢。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腴田好爵某不顾,攜手河梁得鱼泚。暘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媺。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迩来童冠入小学,有文何啻百许人。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着裘马尘。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古云变鲁可至道,百年正学亦失真。尼山一何高,泗洙一何深。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悠悠沮泉涤我虑,飘飘长风吹我襟。认取当年咏归意,与我同赋暮春吟。
- 说诗文章妙绝有邱迟,一纸书中百首诗。正在将军旗鼓处,忽然花杂草长时。
- 山中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众心惟恐地无剩,吾意亦忧天惜闲。白练曳泉窗下石,绛罗垂果枕前山。樵夫岂解营生业,贵欲自安麋鹿间。
- 读旧稿蛙吹集一绝蛙吹和童事,重开已汗颜。更须留近作,待过十年看。
- 御街行天街月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华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 东阳观酴醾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酴醾压架开。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 残句天公自著思天公自著思。
- 凤归云二首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 小饮梅花下作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排日醉过梅落后,通宵吟到雪残时。偶容后死宁非幸?自乞归耕已恨迟。青史满前闲即读,几人为我作蓍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