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席上赋白菊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翻译和注释
译文
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
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
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
孤丛:孤独的一丛。
白头翁:诗人自谓。
重阳席上赋白菊问答
问:《重阳席上赋白菊》的作者是谁?
答:重阳席上赋白菊的作者是白居易
问: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的作品
问:重阳席上赋白菊是什么体裁?
答:七绝
问: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出自 唐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
问: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的下一句是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问: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重阳席上赋白菊赏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 胡程寺二首忽逢劬劳旦,儿女拜我前。低头勿颂寿,乃翁实不天。东南西北去,日月时序迁。目断乌江麓,高坟锁暝烟。
- 送郝判官楚城木叶落,夏口青山遍。鸿雁向南时,君乘使者传。枫林带水驿,夜火明山县。千里送行人,蔡州如眼见。江连清汉东逶迤,遥望荆云相蔽亏。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 河传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春暮,微雨,送君南浦,愁敛双蛾。落花深处,啼鸟似逐离歌,粉檀珠泪和。临流更把同心结。情哽咽,后会何时节?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橹声幽。
- 和洪舜俞太一宫韵祠事归来夜向晨,仰瞻天宇肃无尘。瓶{左扌右刍}金井辘轳晓,钟撼茅山幡影春。傍水且栽梅半树,扫檐莫使雪横陈。柏台近日清无酒,赢得吟诗分外新。
- 挽知录李元老二首德齿追前辈,声华擅隽游。心期师孔孟,文欲比曹刘。丹桂枝高折,青云路未周。日驹偷过隙,夜壑漫藏舟。
- 颂古一○一首玄微及尽本翛然,若谓渠閒万八千。月印澄江鱼不见,钓人何必更抛筌。
- 中运使寄酒清明日到以诗谢之芳樽到日恰清明,似与嘉辰默计程。拟助林园延胜赏,肯容桃李落繁英。老来官爵浑无味,閒里杯盘却有情。见说使车临岱麓,倘能相过共飞觥。
- 洞仙歌·咏黄葵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为孤情淡韵、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无端轻薄雨,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被几日、西风吹瘦。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
- 题圆泽图月下骑寒犊,三生事细论。已遭人点检,休弄鬼精魂。
-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鸥鹭之与侣,竹石之与居。子虚亡是公,付之渴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