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点绛唇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梦云烟树。
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
花无数。
问花无语。
明月随人去。

点绛唇问答

问:《点绛唇》的作者是谁?
答:点绛唇的作者是李祁
问:点绛唇是哪个朝代的诗文?
答:点绛唇是宋代的作品
问:点绛唇是什么体裁?
答:词
问: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出自哪首诗文,作者是谁?
答: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出自 宋代李祁的《点绛唇》
问: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的下一句是 梦云烟树。
问:出自李祁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祁名句大全

点绛唇赏析

【评解】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离情。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事的怀念。下片写梦境。碧水黄沙,梅花无数,而月随人去,花自无语。全词抒情委婉,含蓄蕴藉,幽美清雅,饶有韵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点绛唇》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
此为怀人念远之词。全词以行云流水般的空灵笔调,从闻歌入乎,转入梦境,又由梦中寻觅转入对月怀人。整首词回旋往复,句琢字炼,清空醇雅。

上片首句以一个“清”字为全词在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水流歌断春风暮”,断,终了,这句是说那流水般的一曲清歌,在春风吹拂的暮霭中结束了。

“春风暮 ”,景语,一字一景,词中以下诸景,皆缘此三字而来 ;这里也同时点出了这首词的特定节候,这正是一个怀人的季节 ,怀人的天气,怀人的时刻。

“水流”,字面上自然是写“ 清歌”的缠绵婉转,实际上,这里“水流”即流水,暗寓知音,典出《列子·汤问 》。因而 ,“水流歌断”又寓有知音离别的意思。由此,作者的笔触转入怀人。作者写怀人,非用泛泛之笔,而是借助于一个梦境,把怀人念远的思想情绪写得深刻入微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以及下片的“碧水黄沙”云云,皆是梦境,在用笔上又极见层次 。“梦云 ”、“依约”两句是入梦之境。“云”,是“梦云”,“树”是“树”是“烟树”,“江南路”是“依约 ”(隐约)朦胧的,极是迷离惝恍的梦境。由“云”而“树”而“路 ”,由飘忽而实在,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

下片写梦中寻觅和对月怀人 。“碧水黄沙 ”,紧承上片结句之意,进一步写对知音的寻觅。如果说上片“依约江南路”是在朦胧中辨认知音去路的话,那么,“碧水黄沙”所表现的则是到处寻觅,水中陆上,无所不至,大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工夫了,且四字属对工稳,色彩鲜明,为本词的唯一亮色,这正是作者用笔变幻处。“梦到寻梅处”是穷尽“碧水黄沙”辗转寻找的结果,笔法由面到点,然后由“寻梅处”引出“花无数”,再由花而人,向花打听知音之所在。

这几句,用笔如剥茭,一步一层,层层转深,转愈深而情愈切,及至问花无语,寻觅无着,顿挫之下,不禁怅然若失,愁绪茫茫,不知所之,转见明月,也好象已随那人运去,而失去了它那固有的光辉 。“明月随人去”一句所展示的空间既大且空,读之令人如置身于一个广漠而暗淡的世界,进而想到作者于此所寄寓的感情必然是悲凉而空虚的。此时的作者,是醒是梦,已在难分难辨之际,这真是以景传情的神来之笔。

不过,作者的情调显然是过于低沉了,同样是写对月怀人,却不如苏轼“千里共婵娟”来得旷达。

此词作者是一位以清丽素雅著称的词人。他的作品,善写烟雨和月色,具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本篇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艺术风格。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马伶传
    标签:写人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 五更枕上
    一着非时一局非,出房愁到晓钟时。楠榴枕上平生事,听雨听风听子规。
  • 行不由径
    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 送邵文伯归溧阳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忙里计筒长遗客,静中酒户不妨禅。酸寒溧导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 扇子诗
    先睡也须先觉,多文也须多学。如此没量大人,不知可畏可藐。
  • 访金荪壁山居
    徐行策瘦筇,不觉过层峰。隐者在何处,白云知几重。细泉鸣碎石,远籁起高松。只恐南天竺,夕阳催暮钟。
  • 菩萨蛮 商妇怨
    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 咏史下元紫芝
    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得祖胜河沙,这裹又勾加。亦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耶。
  • 晚登涌金门城望湖
    烟昏日落更谁知,四十流年一饷时。水次梅花应独笑,城头老子尚能诗。画船绿幕今如梦,雪鬓苍颜只自悲。淡抹浓妆有余态,西施终是老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