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笔顺
焉笔顺:横、竖、横、竖、横、横、竖折折钩、点、点、点、点焉异体字:
𤇟 𩾏基本解释
焉 yān ㄧㄢˉ详细解释
- 焉 yān
〈名词〉
〈代词〉
-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it]
- 草木无知,叩焉何益?——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 又如:心不在焉
- 哪里或那里 [where]
-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 什么 [what]
- 怎么 [which]
- 食其禄,焉避其难?——《三国志》
- 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fa*功能,相当于“于是”、“于此” [so]
- 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不择事而问焉。——清· 刘开《问说》
- 伏焉。——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副词〉
- 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 于是,就,乃,则 [then]。表示两件事或数个事接连发生
- 始皇巡 陇西、 北地,出 鸡头山,过 回中,焉作信宫 渭南。——《史记》
- 又如:焉始乘舟
- <连>
-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出入,一日行万里。——《列子》
〈助词〉
-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啊” [ho]
-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记》
- 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
-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
-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唐风》
-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 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史记》
国语词典
- 焉 yān ㄧㄢ
〈代词〉
- 指示代名词,之、彼、这里。
- 如:「心不在焉」。
- 《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 疑问代名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副词〉
〈介词〉
- 相当于「于」。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连词〉
- 承接上文,以表示后果。相当于「乃」、「就」。
- 《墨子·兼爱上》:「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助词〉


别人在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