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
词典解释
(1).梵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讚则号为梵音。”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看他疏写千张纸。” 李涵秋 《广陵潮》第六七回:“一面命小和尚替太太们点齐香烛,请大家拜佛。霎时鐃鈸叮当,梵音高唱。”
(2).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徧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3).犹梵语。亦泛指 印度 的语言。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夫 毗沙门 ,梵音, 唐 言多闻也。”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 唐 音梵音相杂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郭沫若 《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我虽然不曾躬聆他的梵音,但是我在印刷物上看见过他《从印度带去的使命》。”
- 白云变苍狗,人事何错迕——— 连文凤鸤鸠
- 玉甃试寻彭祖宅,金羁看戏项王台——— 强至送江卿知徐州
- 归来,何早计,白苹洲畔,危获深耕——— 葛立方满庭芳
- 相逢地,岁云暮矣,何事又参辰——— 吴激满庭芳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寄字韵
-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 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 不信张开口了看,舌在牙先堕——— 辛弃疾卜算子 齿落
- 数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浆漱齿空。——— 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李适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一章,
- 听着啼鹃泪满襟,国亡家破见忠臣——— 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 虚空无心,墙壁有耳——— 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