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懔慄

拼音:lǐn lì

词典解释

亦作“ 懍栗 ”。亦作“懔慄”。1.寒战貌。 唐 杜甫 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懔慄。”一本作凛慄 ”。

2.恐惧貌。 清 黄景仁 《雨中入山访曹以南》之一:“懍慄穷畏途相将搴幽幔。”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外代表愿书:“大臣咨嗟於上,人民叹息於下,一年现象,即已如此,推之九年,能无懍栗?” 冯至 伍子胥:“人们走着黄昏崎岖的窄路,箫声婉婉转地随着游离鬼火寻索死者灵魂人人心里感到几分懔慄。”

3.肃敬貌。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随笔·威德人心:“今人道及 关壮繆 、 岳忠武 之名,则自然懍慄,威之在人心者远也。”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