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舞
词典解释
亦作“ 雅儛 ”。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分文、武两大类。文舞的舞者左手执籥,右手执翟。武舞的舞者手执朱干、玉戚等兵器。起源于 周 ,以后历代均有增删修订,以歌颂本朝的文治武功。 三国 魏 曹丕 《于谯作》诗:“献酬纷交错,雅舞何鏘鏘。”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二:“西城善雅儛,总章饶清弹。”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序》:“雅舞者,郊庙朝饗所奏文、武二舞是也。古之王者,乐有先后,以揖让得天下,则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各尚其德也。 黄帝 之《云门》, 尧 之《大咸》, 舜 之《大韶》, 禹 之《大夏》,文舞也; 殷 之《大濩》, 周 之《大武》,武舞也。 周 存六代之乐,至 秦 惟餘《韶》、《武》; 汉 魏 以后,咸有改革,然其所用,文武二舞而已,名虽不同,不变其舞。故《古今乐録》曰:‘自 周 以来,惟改其辞,示不相袭,未有变其舞者也。’……自 汉 已后,又有庙舞,各用於其庙。凡此皆雅舞也。”
-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孙光宪河传·花落
- 二帝三王俱宝鉴,江心百炼定何须——— 周必大端午帖子皇帝阁
- 白头老尹三川上,双和阳春喜复惊。——— 令狐楚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见寄之作
- 风蝶勤依桨,春鸥懒避船——— 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
- 听渠吹笛作商声,正音满地出金石——— 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默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
- 桂隐心虽欲谢名,其如德与桂俱馨——— 曾丰比以形字韵诗递送张功甫直阁未报复于本韵中
- 孰谓吾庐卑,随时自凉燠——— 韩维和景仁作夜
- 醉凭危槛波千顷,愁倚长亭柳万条。——— 罗隐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
- 昔自长淮树去帆,今从燕蓟眺东南——— 文天祥上巳
- 膏粱与刍豢,与世殊鹹酸——— 楼钥石时亨饱山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