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牀
词典解释
亦作“ 一床 ”。1.指一件卧具或坐具。《礼记·丧大记》:“设牀襢第,有枕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 宋 陆游 《北窗》诗:“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牀。” 明 锺恮 《初秋在圣修中孚斋中》诗:“新秋十日易为凉,风遍閒楼只一牀。”
2.古代税制。 北齐 时,夫妇二人合称一床,每岁课垦租二石,义租五斗,调绢一匹,绵八两。未娶妻的男丁,课半床。 隋 制亦以丁男夫妇为一床。参阅《通典·食货五》。
3.比喻地方狭小。亦指狭小之地。 南朝 梁武帝 《责贺琛勅》:“至於居处,不过一牀之地;雕饰之物,不入於宫,此亦人所共知。” 唐 杜甫 《柴门》诗:“万物附本性,约身不愿奢。茅栋盖一牀,清池有餘花。”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受光于隙见一牀,受光于牖见室央。”
4.表数量。用于有支架或可搁置者。犹一架。《魏书·源贺传》:“二镇之间筑城,城置万人……弩一床,给牛六头;武卫一乘,给牛二头。” 北周 庾信 《寒园即目》诗:“游仙半壁画,隐士一牀书。” 宋 杨万里 《谢建州茶使吴德华送东坡新集》诗:“此外更有一床书,不堪自饱饱蠹鱼。”
5.表数量。用于席子、被褥等。 唐 和凝 《宫词》之三六:“水殿垂帘冷色凝,一牀珍簟展春冰。” 郭沫若 《归去来》第四幕:“急忙向后首侧门走进别室去,取了一床毯子来。”
- 酒色半澄春后绿,蜡花全折夜来红——— 华岳除夜二首
- 坤德益崇,天寿平格——— 佚名郊庙朝会歌辞绍熙元年恭上寿星圣皇太后至尊
- 闲眠与闲防,暇字匪二义——— 方回寄题朱信州自闲堂
- 驯鸽闲依缀,调猿静守群。——— 元稹大云寺二十韵
- 绮席昼开留上客,朱门半掩拟重关。——— 戴叔伦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 谪居叨属和,都志命迍邅——— 王禹偁仲咸以多编成商於唱和集以二十韵诗相赠依韵
-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 万法都无真个会——— 高道宽苏幕遮
- 蹋成明月团团白,酿作新鹅淡淡黄。——— 陆游比作陈下瓜麴酿成奇绝属病疡不敢取醉小啜而
- 彼石尚云朽,吾生谅何堪——— 李薰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