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
重言的近义词:
无
重言的反义词:
重言的解释:更多
(1).谓为世人所尊重者的言语。《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成玄英 疏:“重言,长老乡閭尊重者也。” 陆德明 释文:“重言,谓为人所重者之言也。” 王先谦 集解:“其( 庄子 )託为 神农 、 黄帝 、 尧 、 舜 、 孔 、 颜 之类,言足为世重者,又十有其七。”一说反复言之。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重,当为直容切。《广韵》:重,复也。 庄生 之文,注焉而不穷,引焉而不竭者是也。” 宋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瑗字翼之见寄》诗:“常恐负吹嘘,终为重言累。”(2).意味深重,语重心长的话。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许吾终不击 都 ,以子父交为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 都 , 都 遂释然,不復兴意。”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德宗 ﹞常於便殿语 玄宗 朝,尤惜谬用 李林甫 ,因再三嘆息重言曰:‘中原之祸,自 林甫 始也。’”
(1).再次申说。《列子·说符》:“吾知之矣,子勿重言。”《后汉书·郎顗传》:“出死忘命,恳恳重言。” 李贤 注:“重,再也。”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安宗子科》:“然臣復重言者,贵以微诚,披露肝胆。”
(2).口吃。《灵枢经·忧恚无言》:“其厌大而厚,则开闔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3).修辞方式之一种。也叫迭字。如:《诗·周南·桃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灼灼”。如: 宋 李清照 《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连用七组重言,以造成一种凄惋的情与景。


猜你喜欢
- 辅弼的近反义词
- 茶房的近反义词
- 多的近反义词
- 膏粱文绣的近反义词
- 低进高出的近反义词
- 流氓的近反义词
- 晶莹透剔的近反义词
- 摘瓜抱蔓的近反义词
- 养娘的近反义词
- 徇私的近反义词
- 明公正气的近反义词
- 翘首引领的近反义词
- 傲然挺立的近反义词
- 能屈能伸的近反义词
- 眼光的近反义词
- 暖气的近反义词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近反义词
- 颠倒错乱的近反义词
- 芜浅的近反义词
- 草屋的近反义词
- 过度的近反义词
- 韦编三绝的近反义词
- 浴池的近反义词
- 扎的近反义词
- 琵琶别弄的近反义词
- 悬兵束马的近反义词
- 铺展的近反义词
- 压抑的近反义词
- 施的近反义词
- 评脉的近反义词
- 健在的近反义词
- 只手遮天的近反义词
- 相机而行的近反义词
- 拖拖拉拉的近反义词
- 对联的近反义词
- 仿效的近反义词
- 果不其然的近反义词
- 一望无边的近反义词
- 感物伤怀的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