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言
位置:首页>> 励志名言>> 职场创业>> 职场励志:从两万到百万

职场励志:从两万到百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9-29 11:58:04 

标签:增加收入,工资,骄傲,梦想,奋斗

      我的一个朋友,1998年硕士毕业时加入北京一家民营企业,月薪不到两千,真可怜!

但一年之后,他的工资翻了一番。再过一年,加到六千,又过一年,也就是在他工作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由于企业的发展,月工资一举达到了2.5万元人民币,加上奖金、期权等实际利益,年收入几乎直达五十万大关!
时光易逝,薪酬难涨。我问他成功的秘密,他说只有一个原因:主动积极地工作,把雷 * 为人民服务的“钉子精神”,用在为老板服务、为公司效力、为客户做好事之上。这样的人,就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年薪统计数字里的佼佼者。
话说这位朋友工作到第五年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辞职去美国读了一个MBA。就在大家还在为他放弃这么高的工资而感慨不已时,他已经获得了MBA学位,回到他熟悉的行业、一家五百强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问他具体收入的数字,他说:“只要你保证不发表出去我就说:十二万美元,将近一百万元人民币”。
年薪一百万!这样的故事,我在 * 咨询生涯中不知道见到过多少。在“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就业难”、“海归就业难”的一片狼来了的惊叫声中,在“本科毕业月薪一千二”、“硕士期待值降到两千”、“海龟愿意为三千人民币折腰”之类的哀叹声中,我却满目琳琅地看到无数毕业两三年就月入五六千的本科生、工作四五年就成为小富翁的研究生、回国三四年就实现财富积累的留学生。中国职场收入的这种奇峰突起现象,如同中国机会本身一样,一边是充斥着抱怨,一边是爆发着惊奇。一边是冰冷的低薪海水,一边是白炽的金钱火焰。
那些年薪报告、薪酬调查、人均收入统计,对城市的意义也许有,对个人的意义并不大。因为收入的差异,全世界都存在。我所咨询的学生,天天演奏着从年薪一万、两万,到年薪二十万、五十万,甚至一百万的中国变奏曲。
年薪十二万美元,你敢想吗?假如你不敢的话,就想想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的工资水平吧!处在急剧发展、并且是不均衡发展中的中国,青年人就应该敢作、敢为、敢闯、敢挣。不断高速增长的收入,是全体中国居民的殷切期盼;而迅速达到世界高水准工资的骄傲,则属于那些敢于梦想、善于奋斗的时代青年。

0
投稿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2000年,我的朋友吉姆(Jim)从企业高管一跃成为科技创业家;那时就连他自己也从未想过,会在20
  •      以色列没有辜负它作为“创业之国”的美名。在以色列,新成立的企业随处可见。这是以色列人的期盼。这是他们
  •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马云呢?我们来看看以下几点,也许就明白了:1、免费,是
  • 赚钱第一定律:你要做羊,还是做狼?有人说得好:“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方向,千军万马都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行为,是群盲,
  • 0元起步,28岁就赚了1个亿,这不是传奇,这是事实。23岁首个100万33岁,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王
  • 文/同人于野我有时候看《非诚勿扰》,感觉好像每个男嘉宾都想创业。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据有人统计,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
  •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带给我们莫大的机遇,网络犹如社会神经脉络,将彼此连接在一起。许多人用自己现在所谓的“慧眼”发掘了这个巨大的潜力
  • 作者:朱军辉不高兴时,我喜欢把歌声音量调到最大,开着单曲循环。创业路上充满了太多的辛酸,资金短缺让我陷入了人生低谷。周围人的不理解,父母的不
  • 文/夏苏末好友东东去了新公司。我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很忙,稍微松懈一点工作就完不成,不过这样也好,刚好锻炼一下。”字里行间里都是痛并快乐着
  • 来源:商界财视网什么时候适合创业?有人说,随时都可以,事实也确实如此,任何时候,只要有创业的想法,就可以去创业,但是,这样说也显得较为笼统,
  • 赫尼科夫和维勒提供了令创业者脱颖而出的四个诀窍。1、满足需要的素质“我们寻找具有天赋的人,”赫尼科夫说道。这意味着他们要应能够对各种不确定性
  • 在朋友圈疯转的“世界十大10亿美金80后富豪”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位来自杭州名叫王麒诚的年轻人。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他,但在创业界,他绝对是明
  • 1957年生于上海,1988年5月至1992年1月任上海市海川储运公司总经理,1998年5月任宝雅电子通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1年1
  • 文/树獭先生     早上上班的时候,刚收拾完桌子,就听到咚咚咚的高跟鞋声从外面传了进来。我心想:完了,不会是
  • 文/王语华公司一直在陆陆续续招聘人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来看一眼就走了。每个来应聘的人我都会聊上半小时到一小时。是当朋友一样聊,
  • 张兰,1987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 留学加拿大,1991年从加拿大回国后进入餐饮业,经过为期十年的餐饮经验与资金积累,
  • 世界上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有其客观规律,从商创业也是如此。从朋友那里看到这十法则条,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和我与某位老板的交谈内容,基本一致。譬如
  • 1、《权利的迷醉》本片的故事取材于法国最著名的ELF石油集团政治黑金丑闻,但导演把臭名昭著的贪腐大案弱化成为故事的背景,着力刻画了“权利”这
  • 文/猪铁许多人回帖都是吹牛逼的,什么BAT里面年薪过200万的(包括股票),还是程序猿怎么可能,这收入是副总裁或者资深总监的收入了,BAT例
  •     我的一个曾经研究创业学的朋友最近也创建了他自己的公司,在创业学术领域有过多年经验和研究的他最终决定离开象牙之塔而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励志名言 单词乎 danc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