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父母可孝敬是种幸福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9-21 11:36:48
不知何时,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周至少与家里通三次电话,时间久了,像是工作,在例行公式,每次时间最少要十分种,除了聊病情外,就是海阔天空的胡聊,话筒里不时的传出我与父母的笑声,就像是面对面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在那一刻,神情很轻松,通话完毕,依然会对着电话微笑着,然后点上一支烟,深深的吸一口,合着心情吐出,起身,再去做其他的事情。这种习惯挺好,真的。
我从没想过这种习惯能保持多久,尽管知道这不是永恒,但我从不想以后的岁月,确切的说,是不敢想,不敢想象拔通电话而找不到父母的那一瞬间我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在岁月中与老人一起咀嚼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每当提起过去的故事,哪怕是年少挨打的事,老人都会传来爽朗的笑声:这孩子,这事还记得这么清楚,我都快忘了!我清楚,他们不是忘了,而是当子女在不经意间记得他们的过去让他们感到突然,我们所有的故事,他们都会牢牢的记得,只是在那一刻,被我们提起,他们会感到特别欣慰,一句“我都快忘了!”那只是他们一种幸福的借口。所以,当我放下电话仍回味刚刚的笑声时,我也感到很幸福,真的,有父母可孝敬是一种幸福!我无法想像以后要是无法找到父母聊过去的事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空旷。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的搜索自己的记忆,好在下一次通话中再揭发一下老人过去对我们的“罪行”,好让他们惊鄂的脸上再次流出幸福的笑容。
记得我上学时特别无赖,七岁时把我送到学校,我拼命反抗,最终以我胜利告终,第二年我还是誓死捍卫我的自由,父母把我送到学校,他们刚走,我就会跑出去,他们还没有到家,我就已经绕道跑到了家。他们看到气喘吁吁的我二话没说,又把我拖到了学校,以至每一天我都会衣冠不整的被他们在学校与家之间的道路上拖来拖去,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母亲经过学校特许,和我一起坐到了教室,陪我读完了大半个学期。在二年级之前我就是与母亲玩着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度过,只到有一天,父母把我狠狠的收拾一顿。我才害怕了,当时也想,不就是学习么,用得着整天看着我。也就是当时的这个信念,让我没有读四年,直接跳到五年级。每当我与父母说起此事,都会加上一句:你们当手出手太狠了,我那时才八岁,怎么能经得起你们那顿毒打,找机会我得验验血,看是不是你们亲生的。老人听后则笑了起来:你要不是我们亲生的我们还不那么管你呢。母亲更是对我说出了她的经典语言:你们当时就是小树苗,时不时的就得给你们修修枝,要不你们就得长歪了。
其实我的童年比起哥哥姐姐要幸福得多,姐姐为了照看我,缀学一年,二个哥哥也是掏气得要命,两天不到就得被父母修理一下树枝。我记忆中的打是能数过来的。现在有时坐在一起,哥哥姐姐还说老人宠着我,哥哥还当着老人的面数落着为了我挨打的事,我也记得那件事,当时家境比较艰苦,父亲每次出差都要给我带回一些好吃的,后来才知道,那是父亲出差的伙食费,父亲每天都少吃一顿饭省出来的钱,那次父亲回来带回一小包饼干,两个哥哥看得眼馋,说带我出去玩,把我骗离了老人的视线,然后哀求我给他们一块,我看着那一小包少得可怜的饼干,没舍得。哥哥急了,抢过一块就跑。那块饼干最终是被哥哥吃了,但付出的代价却是跪了一晚上。尽管现在家人说起来都是笑谈,说我当时还小,哥哥应该让着我。但是能感觉到老人当时的舔犊之情。此刻,我们都已长大成人,面对着苍老的父母还有什么理由去回避老人曾付出的一切。是的,我在别的文章里写过这样一些文字,曾经一些刻意压制,极力忘怀的经历一旦汹涌而来,就如 * 命中心脏,于是,热血便带着生命,呼啸而出。回忆击中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带着风声带着影子从我们四周擦身而过。写到此,我的记忆里又出现了一幅镜头。当时县城没有电影院,一二个月才放一次露天电影,对当时,可是一场盛大的集会。每到那时,两个哥哥胡乱吃完饭就跑出去爬到场地附近的树上占据有利地形,要是父亲值班,我就只能依靠母亲,于是,听着屋外人声鼎沸,死命的缠着正在收拾碗筷的母亲,此时的母亲变得异常慌乱。收拾好厨房拿起一个小凳拉着我飞速的跑出去,于是,夜色下,我站在凳子上美美的看着电影,而母亲则扶着凳子淹没在人群里。有一次我提起此事,母亲笑着说,她当时是在听电影!母亲说我童年所看到的电影尽管她也在场,但她根本看不到。
像这些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存贮得太多,年年过平凡的故事,岁岁度淡淡的人生,这就是每一位父母的真实体验。平淡中给予我们的是那么多的无私。只把苍老肉体上的痛苦留给了自己,生我的那一年,在春寒料峭中母亲得不到应尽的休息,母亲得了风湿病,我已成长了三十五年,母亲的腿也痛了三十五年。每次听到电话里传来老人开心的笑声,让我仿佛忘了母亲是一位身患大恶的病人,在现实医治无效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孝敬什么呢?或许目前子女给予的只是一种精神,是的,老人需要的就是精神,只要我们不离不弃,老人就会幸福晚年,记得有一年春节我没有回去,在除夕的当天,我的心情也不是很好,但当时也能感受到老家中老人的心情,当时写了一篇《母亲的春节》,不管怎样,年夜饭还是要吃的,看着厨房里一大堆食物,我突然拿起电话,当话筒里传来母亲的声音。我刻意的放松声音:妈,鱼怎么做,我不会,您教我。其实不是我和妻子不会做鱼,我是故意要这么说,就是让母亲感觉我还没有长大,在老人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让老人的慈爱还有释放的目的地。在老人爽朗的笑声里,我拿着电话按照母亲的说的一边做鱼一边和老人聊着,当那条鱼摆到了餐桌上时,我又吃到了母亲为我做的菜。当时的泪水也撒满了餐桌。
而今,父母已经年老了,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走向年老,我每周必打三次以上电话的习惯要一直坚持下去,老人也养成了接听电话的习惯,我会把老人每一句语言,每一声欢笑都溶入这个习惯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这种习惯变成回忆时,才感到:有父母可孝敬是一种幸福!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记得一堂选修课上。教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对我们说:“我受一家机构委托,来做一项问卷调查,请同学们
- 文/马德先讲两个人的故事。宋朝有个秀才,叫吕蒙正,家道艰难,穷得连锅也揭不开。有一次,他三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直饿得头晕眼花。终于,在一座桥
- 文/许琴、宗和80后、上市公司CEO、不善言辞是于敦德身上最为明显的标签,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25岁,创办途牛旅游网;30岁
-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牧师拿着教会急着要用在事工上的钱,在街上遇上了匪徒,全部的钱都给抢去了。回到教会里,每个人都急着追问他事情发生的经过,
-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实习归来,我们在带队的教授家里撮了一顿。愉快的晚餐结束后,桌上杯盘狼籍。几个同学抢着要洗碗,教授却满面笑容地阻止道:“不
- 这是我的学生**在此次期中考试考场上完成的考场作文。文章在假、大、空盛行的考场作文中给
- 文/黄小平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
- 刚才接了个电话,一个曾带过的高三孩子要去刷车了。心情无比的沉重,痛。仅写此文,告诉这个孩子,亲爱的孩子,你知道老师有多难过吗,快点回来吧。希
- 看过一句以色列谚语,说:父亲帮助儿子的时候,两个人都笑了;儿子帮助父亲的时候,两个人都哭了。读到这句
- 文/张建中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来自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农民电商王小帮,身着阿里巴巴定制版T恤,作为敲钟嘉宾摁下
- 华尔街见闻认为,必须提醒的是,尽管早起可能吃到更多的虫子,但更大的前提在于:早起的鸟儿必须拥有足够强壮的翅膀,以及鲜活旺盛的生命力。下面,让
- 我24岁去的哈佛,在哈佛读研究生第三年的时候,碰到张朝阳,聊了几次。我甚至记不清是他问我要不要加入
- 文/兮兮寒2013年10月7日,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一个大嘴巴小眼睛的蘑菇头男生,凭借其厚重中带着沧桑,沙哑中透着深情的嗓音,一举
- 读这些鲜艳的心提炼的诗句,要赶在时间的阵痛之前。朋友结婚。母亲从乡下背了两床七斤重的棉絮,火车、汽车,辗转而来。
- 文/李雪峰 在地中海的金兰湾,生长着一种螃蟹,叫寄居蟹。刚开始的时候,金兰湾一带的居民认为他们这里生长有两种蟹类:一
- 父母一辈子把我们培养成人容易吗!我们绝不应该对他们说出以下的十句话,如果以前经常说,请改正:
- 文/林炜聪今天,我观看了“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
- 文/季亿钞还有几个月就20岁了,有必要写点总结性的屁话了。我高考属于悲剧,但高考完的这一年是我经历的最精彩的一年,学弟学妹若是也悲剧了可以找
- 在我心目中,11月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月份!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感恩与激动、沟通与分享的月份!是名副其实的“感恩之月”!对待任何事情都怀抱感恩的态度
- 亲爱的宝贝: 转眼间,爸爸妈妈眼里的娇妮妮,一下子就长大成人了,妈妈还真有点做梦般的感觉。这几天,爸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