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跋山涉水来看我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11 13:26:46
文/唤醒沉睡的猪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斜斜的照进了窗台,我挽着女儿的手,凭窗眺望,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突然有种莫名的依恋和不舍。
说来惭愧,休了九天的长假,原本是我要回老家去看望父母的,但是因为一个人照顾小孩的原因,加上带着年 * 儿驾车不便,回家便也没有成行。父母听说了我的情况,主动提出要来这座小城看望我。于是,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经过了摩托车、中巴车、快巴和私家车四种不同车辆的换乘,父母终于跋山涉水抵达了我工作的地方。
来之前,他们特意打电话问我,要不要从山里带些土鸡、萝卜干、山芋等土货给我,被我一口回绝了。不是我不想吃父母为我精心准备的各种美食,而是心疼父母长途跋涉路途艰辛。好在父母不是那种特别拧的人,最后还是依了我的劝阻。
初来乍到,父母最不适应的不是饮食或是城乡生活的差异,而是这里极其炎热的气候。要知道,在我们老家,一年四季晚上都是要盖棉被睡觉的,而到了这里,每天开着空调都难以入睡。这样的天气让父母有点转不过弯来,可因为是女儿工作的地方,父母便也爱屋及乌,每到一处,除了说这天气实在太热,其余都很是点头称赞。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不管是走在街道上、走在公园里还是在小区里散步,都说这个小城环境卫生真是不错,哪里都干干净净,不像我见过的其他地方,“脏乱差”还是比较明显的。听到父亲的对这座小城的夸赞,突然觉得自己从事着这份与城市美丽相关的工作,竟也有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其实父母并不知道我具体做什么工作,他们只是知道我是一个从来都不用他们担心的孩子。从读小学到现在,不管是一个人走夜路、一个人砍柴挑水、一个人上学放学,还是一个人独自在外面闯荡,我都从来不向父母吐苦水,而是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所以,在父母的心目中,我就是那一个个性独立又自律要强的孩子,不管我做什么,他们都会无条件的支持我,相信我。就像两年前我来到这座小城一样,很多人都觉得诧异和不可置信,可是,父母依然还是笃定的觉得女儿的选择错不了。他们的这种支持和信任,不仅仅是一次两次,而是伴随着我的整个成长历程。虽然每一次的转折,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我要离开或者要留下,但是,他们总是相信我每一次的选择定有我自己的考虑和权衡。正是这种宽松开明却又无言的爱,给了我快乐自由的成长空间,给了我一次次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让我早早就学会了自己独立飞翔。
然而,随着年岁渐长,父母竟越来越像个孩子了。以前,他们自己对很多事情都是能够当机立断的做决定,对我也是特别放心那种,如今竟变得特别没有主见,也总是劳力唠叨生怕我这也不注意那也不舒适了。有时候,家里丁点大的事情,原本可以他们说了算的,现在竟然都要打电话向我问一问;而有时候,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情,他们也可以和我唠上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更重要的是,在某些事情上,父母开始变得喋喋不休,比如弟弟的终身大事,比如我的生二胎问题等等,这些几乎已经成为了父母嘴边最常唠叨的事情。
大概这是父母在一点点老去的征兆吧。每一次见到他们,心中都有种莫名的酸楚。这次见到父母也不例外。父亲以前还可以很容易的拿着手机发短信拨号打电话,现在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了,竟然发个短信看个新闻都要特别靠近手机才能看得清,有时候还得让我们帮忙回复别人的短信。而母亲,曾经是村里绣花能手,绣枕头、绣围巾、绣花布鞋等样样在行,如今已是两鬓斑白,手脚不便,连穿针引线都已经难以独立完成。这日渐衰退的视力,这如霜般白的鬓发,无不在告诉我们,他们老了,真的老了。
来我这里的第三天,我特意带他们去了一趟海边游玩,那是父母第一次近距离看海。为了让他们不遗漏海边那些不容错过的风景,我们行程尽量安排得比较紧凑,观景的地方也尽量多一些。我们先是去了海洋之窗,看看海底世界。父母看到那地方一张门票一百多块钱,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四个人的门票钱,不停的说门票太贵要么这个景点就不看了,也没多大意思。可真正进去了,却拼命的拍照留念,觉得好玩又好奇。看完海洋之窗,我们又是去了海滩,因为心疼父母走那么多路累了,我建议要租个沙滩伞,方便他们休息,又买了一些椰子解渴,不料父母均一一反对,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何必浪费钱去消费。其实他们是觉得那些东西都太贵了,根本没必要花钱去购买。所以对于第三站的景点,父母是最满意的,因为那一片海滩没有开发太久,商业气息不是很浓,各种消费没有那么多。
我想这大概就是每一位从物质匮乏的时代走过来的父母最大的共同点吧,对于他们,吃饱穿暖就已经很知足,如果再往上提升,恐怕是觉得自己给儿女们增添负担了。可奇怪的是,给儿孙们添置衣服、购买礼物等等,他们是从不吝啬的,甚至连自己一辈子的私房钱都全部拿出来了。像给小外孙女买衣服,不漂亮的他们都还不满意。最让我觉得诧异的是,得知我们最近在装修新房,父母居然提出等到买家具的时候,要支持我们添置些好点的家具。这一提议直接被我拒绝了,父母竟然显得有点不高兴,还说这些年老是儿女在照顾他们,现在家里不差吃穿、不差钱花了,该花还是要花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贫穷了一辈子的父母,竟然比任何大款都大度,这种大度,出乎我们所有年轻人的意料。
这便是我们的父母,也许他们不懂什么叫璀璨繁华、什么叫车水马龙、什么叫霓虹闪烁,但是,他们对生活和爱的理解和演绎,是最朴实无华的。不管你过得有多好,他们都处处替你操心;不管你赚了多少钱,他们都千方百计替你省吃俭用。而所有的这些,只不过是希望在你人生的每一次转折、每一个拐点,不要像他们那样,因为贫穷而勒紧裤袋,因为贫穷而举步维艰。作为儿女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这样,不管走了多远,都不能忘了家乡住着父母;不管赚了多少钱,都不能嫌弃父母老和土呢?
有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总是以工作太忙、应酬太多、生活太累为借口,忽视了对父母的爱,甚至,我们还总是非常理所当然的觉得回报父母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觉得我们可以先赚钱、先结婚生子、先买车买房、先住上了豪宅开上了豪车等等,却不知父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老去。他们,等不起儿女们一个个荣归故里,等不起儿女们一个个衣锦还乡,他们,只不过是希望远在他乡的孩子们能够偶尔来一个电话,说一说我们在外生活的情况,聊一聊村里那些一成不变的家长里短,仅此而已。如果我们连这些都做不到,赚再多的钱、过再好的生活、说太好听的豪言壮语,意义又将何在?
不要等到父母腿脚不便才说要带他们去旅行,不要等到父母牙齿掉光才要带他们去享受美食,不要等到父母老态龙钟才惊觉自己遗忘了陪伴,孝敬父母,有时候只是一个电话、有时候只是一份晚餐、有时候只是一件衣裳、有时候,甚至只是一次牵着手走过熙熙攘攘的街。这就是爱,这样的爱,无需太多成本,也无需等待。
我记得我父母准备回去的时候,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我要记得多打电话回家。那一番话,我听了无数遍,可是再次听起来,还是觉得莫名的伤感和愧疚,也许,他们是无心的提醒,也许,他们只是随便一唠叨,但是却也在刺痛着我的内心。因为,父母开始害怕自己被遗忘,而他们的这些害怕,不是没有缘由的,而是我们都经常不屑于去做的,不是吗?
大概呆了四五天光景,父母便回去了。和父母挥手告别的时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洒满窗台。我独倚窗前,竟莫名感到低落,因为父母走了,家里又恢复了我一个人的冷清。和父母这一离别,竟发现思念便如同这突然被拉长的距离,一点点在不断延伸,它一头牵着我,另一头在牵着父母还有故乡。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文/山南水北看完《无声告白》后,我一直在想,这本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的小说更适合国人来阅读,伍绮诗的华裔身份,和她细腻的文字,写
-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
- 本文为作家野夫在母亲失踪十年时,写的一篇祭文,江上的母亲,令人动容落泪。文/野夫一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
- 文/孙道荣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
- 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身体疲倦、心情也不太好。这时,他发现5岁的儿子正靠在门边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儿子问。“什么问题?”父亲有
- 文/简·爱每读一次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老师的《目送》一书,总会让我热泪盈眶,那朴实真挚的文字,让人走心的同时心生折服,深刻的领悟到“百善孝当先”
- 1、姥爷去世了,妈妈平静地处理完后事,晚上回来她栽倒在床上抽泣道:“女儿,你知道吗,妈妈没有爸爸了……”我顿时心酸至极。2、出国一年,回来时
- 从你1岁到你50岁,最后一句我哭了你1岁的时候,她喂养你,给你洗澡。你何以为报?哦,你整夜哭闹。你2岁的时候,她教你走路。你何以为报?哦,你
- 我十八岁离家,今年虚岁三十六,算起来,迄今的人生里,一半时间都在外。这一半的时间里,驱使我不断离家远走的,无非是所谓“学业”和“事业”。父母
- (一)从前,有一户人家,请风水先生给父母看坟地。主人与风水先生往村南,边走边聊。此时正值杏子黄熟,行至离主人家的地不远处时,主人突然停住脚步
- 文/张羽白天的时候查房,有一个孕妇坚决要求剖宫产。真的没有什么医学指征,肚子里的孩子估计也不大,骨盆也是正常的,许教授说,目前还没到必须做手
- 那是在15年前,我到这个城市出差,谈完生意,我去商场给同事买些礼物。平时,我逛商场时喜欢随身带一些硬币,因为商场附近有时会有乞讨的人,给上一
- 文/沈韩那时的我,正处于叛逆期,自信心爆棚,还交了女朋友,当着老师的面,拎着女友的小包,和女友手牵手在校园里闲逛(明明已经逛烂了),觉得自己
- 文/沐沐十八岁离开家乡,到另外一座城市读大学。大三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早上天刚刚亮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之后,爸爸在那一头停了几秒钟
- 文/张亚凌是本闲书,随手一翻,蹦出一句“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刺目,伤心。掩卷,潸然泪下。是的,掏心掏肺的付出,不等转身就被辜负。不变
- 1、天地呵护之恩。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日月之灵光,健壮成长,享度一生。应报天地之恩,爱护环境,天为顶地为席是情怀,更是责任。2
- 文/陈同学儿子和父亲都在北京打工。一个在写字楼,有着舒适的环境,却拿着微薄的薪水。一个干着苦力,拿着比儿子高点的工资。只是,儿子很少说自己真
- 1、愿意无条件力挺你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力挺你,他肯定是你的贵人。当他愿意无条件的帮你,只因为你是你,他相信“你”这个人,他接受你。一个愿意接受
- 文/徐徐来今天是个黄道吉日,宜嫁娶。全市最大的酒店里,你的手在我的臂弯里,我知道你很紧张,可能是察觉到我担心的目光,你抬起头,给了我一个安慰
- (一)从湖南安化县高明村到安化县城,然后从安化县城到长沙,再从长沙到大连,将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罗瑛坐了两天一夜的车。本来,大连方面让她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