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16 16:41:53
文/车延斌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讲的树根理论。
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致富,这些话语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学习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学习真的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学习也确实可以致富。
最近流行一本书叫《站着上北大》,讲的是一名保安考上北大的故事。作者叫甘相伟,出生于山区的农民家庭。虽然由于家庭贫困,高考过后,无法继续学业,但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小喜爱文字的他,一直向往着美丽的未名湖畔,所以在毕业之后来到了北京,来到了眷恋依旧的未名湖畔。为了能实现自己考上北大的梦想,他先是在北大当上了保安,虽然他只是个小人物,但他不屈服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最后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他在北大这几年,读书写作,写尽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奋斗痕迹,成为底层小人物的励志典型,从甘相伟身上,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改变命运”。
还有一个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就是清华厨师张立勇。张立勇在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从事厨师工作,在做厨师期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自学英语、法律、计算机等课程,先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考试,考出了比在校清华学生还高的分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及广泛关注。1993年,张立勇辍学到广州打工挣钱为家里还债。1996年在叔叔的介绍下,他来到北京,并直接到清华食堂做了一名卖馒头的临时工。在清华,张立勇每天晚上都会去听一些大师和名人的演讲,有的时候下班比较晚,只能站在后面听一些结尾,在听这些大师和名人演讲的时候,也让张立勇迅速得到了成长。为了学好英语,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练习,同时还参加清华大学一些英语俱乐部和英语角活动。最后通过自己努力学习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参加托福考试竟然考了630分,这个分数比很多清华在校学生考得还高。一时间,在清华大学获得了轰动,在水木清华的BBS上,张立勇的话题瞬间成为了热点,有人在BBS上留言:要说还是清华卧虎藏龙,少林有“扫地僧”,清华有“馒头神”。关于张立勇的故事一时间在各大高校的论坛飞一样地传开了,媒体开始关注张立勇,渐渐地,社会各界开始知道张立勇。2004年10月,共青团中央向张立勇颁发了“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他被誉为团中央树立的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还受到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面对面”“新闻会客厅”等有影响的栏目和100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张立勇之后能有这样的成就,也归功于他的学习力。张立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也倡导大家用学习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两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学习改变命运“这句话,但是我们还要从故事的背后总结出适合我们以后运用的理论和法则。
一、第三个八小时
爱伊斯坦说过曾经说过:“上帝公平地给了每个人每天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的区别是在第三个八小时创造出来的。 ”
第三个八小时我们在干什么,就会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经常用第三个八小时去玩乐,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被命运玩弄;如果我们经常用第三个八小时去发呆,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成为呆子;如果我们经常用第三个八小时去学习成长,我们未来的命运可能就会发生改变。不管是张立勇还是甘相伟都是充分利用了第三个八小时去学习和成长,所以他们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二、学习的习惯
学习不一定能改变命运,如果我们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就一定会改变命运;学习不一定能成长,但是坚持不断地学习一定会成长;学习不一定会产生力量,但是专注地学习一定会产生力量。所以我们除了要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学习习惯,同时不断地学习,专注地学习,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有的人学习东西,学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有的人学习东西不专注,学学这个,学学那个,今天想学习英语,明天想学习日语,后天又想学习其他的。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法则叫做二八法则,就是做事情刚开始付出百分之八十,可能只会得到百分之二十的效果,但是只要我们不断的坚持,最后的百分之八十效果,我们只需要付出百分之二就能获得。由于很多人不懂这个法则,刚开始就想获得很多,但是又得不到,所以就会放弃。
有一个定律叫:一万小时定律,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写了一本书叫《异类》,其核心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按比例计算,如果每天坚持四个小时,一周坚持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就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所以只要我们能专注坚持学习一样东西,成为专家就是时间的问题。
三、要觉悟
除了要把第三个八小时利用好,除了要养成学习的习惯,除了要知道二八法则和一万小时定律,学习还有更重的事情就是要觉悟。
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是读了多少书,也不是参加了多少培训课程,也不是拿了多少证书和学位,而是要把学习的东西灵活运用,同时去悟,去反省自己,去改变,如果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但是从不去反省自己,从不觉悟,从不改变,我们将永远都无法让自己真正的成长和蜕变。
真正的学习就是不断的反省自己,不断觉悟的过程,让自己不但成长而且蜕变,一次次蜕变的过程就是获得智慧的过程。也是学习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力量。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谁能告诉我生活是为了什么,生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曾看到有人这样说--生存并且活下去,每个人对对待这个问题都有自己
- 不如意时,你可以奋起,而不仅仅是愤恨。生活就是一场冒险,不要害怕生活,要成为它的一部分。不要在愤怒中回顾过去,也
- 关于梦想的故事:《一个少年的108个梦想》1939年冬天,美国西部洛杉矶市郊的一间屋子里,一个十五岁的腼腆少年——约翰?葛达德——正在厨房的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我们可以很亲密的和自己对话,我们可以慢慢成熟,笑看花开花落,人世沧桑,风起云涌只在朝夕,不会长久。岁月的静好是
- 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工作之余八小时,再次有感于这个话题,因为最近看一本书,书名就叫做《另外8小时》。这本书里有一句话:
- 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
- 要讲一个玉米地的寓言,其实是突如其来的想法。有一回,我去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企业班讲课。课堂上,一位总学员递上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你能用最简洁
- 亲爱的约翰:有一则寓言很有意味,也让我感触良多。那则寓言说:在古老的欧洲,有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
- 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偶尔会蹦出来在你心尖上跳一曲芭蕾舞。梦,多半被看成是不切实际的东西,睡着了才会发生的事情,醒后
- 雄鹰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于是展翅而飞、搏击于茫茫空宇,感受天的辽远无际。骐骥和命运有个约定:做自己的神。于是腾空而跃、驰骋于悠悠旷野
-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
- 文/琴台一个15岁的男孩,为了逼迫父母出钱赞助自己学习音乐当歌星,于是割腕 * 、离家出走,最后,流落到收容站,彻底中断了学业。还有一个是45
- 文/一滴墨香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勤奋。你想拥有勤奋吗?但愿你,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幸福的链条,一生为你滚出无限的幸福。
- 闲暇读清朝康熙帝“削三藩”这段历史,细细品味,受益匪浅。“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
- 文/牧云行者 享誉国际的华人导演李安,迄今已经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
- 生命之河有不同的方向,但都有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生命能够远行,能够历经千山万水,奔流向前。每个人都
-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问了十个人,他们都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我又问他们如果在已知的岗位上选择,他们想换去哪里,只有一两个人告诉了我一个模糊的方向
- 美国着名女演员索尼亚的童年是在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满脸泪痕地回到家里,父亲问其原因。她
- 穷人是赚钱机器,富人有无数个赚钱机器。穷人没有资本。穷人想富有,就必须节省出一部分生活费,同时汇入社会资本的旋涡,以其庞大的集合力,吸附垄断
-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众人也会承认——这就是天才。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易无奇,但他们之成为伟人,其最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