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100%成功,需200%努力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16 16:40:31
文/古尔浪洼
我们选择做什么,或者去哪里,一定是有先决条件的;而我们选择不做什么,或者离开哪里,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想离开Actmaxbiz,自然,也有我的原因,而且不止一个。多年后,重新回顾和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有些甚至可以作为大家跳槽,选择职业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
在加盟Actmaxbiz前,我与Alfred在深圳长谈后,被他深深吸引,所以决定加盟到Acmaxbiz。
当时,我太希望改变了,所以并未仔细考虑薪水的问题。之后,在给Alfred邮件中,我明确表示,Alfred提供的薪水只要不比我之前的工资低就可以了。Alfred给我的薪水确实不比原公司低,但也不比原公司高,维持了原状。当时,对于这件事情,我没有特别在意。我觉得,在Alfred这里,我会获得很多薪水之外的东西。确实也是,跟Alfred在一起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经历了很多东西,无论是观念,还是看待问题的方法,的确改变了很多。以至于许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来,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成长最快的时光,就是在Acmaxbiz的那段日子。
而且,Alfred也承诺,我加盟后,除了薪水,新项目成功后,他会从新项目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提成,做为奖励。但奇怪的是,我加盟Actmaxbiz整整一年多,我们的新项目竟然没有成功过一个。虽然Alfred在不同场合也安慰我,但看得出来,他其实也很着急。
而我没有多要薪水而引发的负面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渐渐发酵。
在去Actmaxbiz之前,我在广州番禺乡下的工厂里上班。所以,当时的薪水,足可以维持我的一切开支。但Actmaxbiz的office在深圳,生活成本比番禺高很多。另外,我当时刚刚在广州买了房,每个月的月供有几千块。这也是个不小的负担。意味着,在没有存款的情况下,我要去新的地方工作的时候,收入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否则,月供就会成很大的问题。但恰恰是在这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上,我没有守住原则。
其实,在我去之前,女朋友就极其反对。她觉得,我不太考虑薪水,只考虑个人能力成长的思维模式是错的。我应该两者并重。“万一,你去Actmaxbiz后,新项目不成功,没有提成,就会很麻烦。”虽然我知道她说得对,但我觉得,我的运气没有那么背吧?
但事实是,这些东西,是不能靠运气的。我就是很邪门地遇上了,真的一年没有做成功一个新项目。
不管在哪里,我们先要生活,才能谈工作。只有在生活无忧的条件下,才可能做好工作。尤其是当有了女朋友,有家的时候,更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薪水,是否能养家糊口,是否能支撑自己还有亲人幸福地生活。而我恰恰忽略了这些。很快,我就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等到半年后,我的房子办理房产证的时候,我竟然连8000块都费用都凑不出来,需要去跟别人借。
而我在另外一个问题上犯的错误,反过来,也加剧了这方面的问题。
我在加盟Actmaxbiz后,租房时,Alfred也曾在给我的邮件中提到,说,如果可以,我可以租个两房一厅。一房可以留给他,以便他来中国的时候,偶尔住一下。所以,我在租房时,考虑到Alfred要住的问题,所以就特意在蛇口沃尔玛附近租了个两房一厅。一间是我住的,一间留给了老板。
Actmaxbiz规定,可以补助房租的一半。到真正开始补助的时候,Alfred似乎忘掉了让我也帮他留一间房的问题。后来,我提及他曾说过,他也要来住住的问题的时候,他似乎并没有想起来。但在房租补助上,他给我的待遇似乎也比别人好些,大度地补助了我三分之二的房租。这样,剩下的房租,加上管理费之类,我一个月要额外支出将近2000块。如果在平日,这其实也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当时,那种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下,无异于雪上加霜。很快,我便不堪重负。
到了第6个月的时候,我觉得吃和住都成了严重的负担。于是,我决定搬家,从蛇口搬到了白石洲去。因为,那里房租和生活成本,都低很多,我想,也许再坚持一段时间,一切都会有所改善。但现实再一次让我失望了。又过了四个月,也就是Alfred发邮件,给我PPT,让我 read and think 的时候,我其实已经到了不需要think,只需要选择的时候了。去?还是留?去,我立刻就会有高一倍以上的收入,因为有两家公司都需要人;留,我就需要借钱来过日子了。
我竟然选择了继续留下来。而且,当时还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去学英语。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争取做到最好。我知道英语是自己的短板,在跟Alfred 沟通的时候,英语太差,可能是我们当初在有些事情上发生误会和误解的主要原因吧?于是,每天,除了忙碌公司的事情,我还奔波在去学英语的路上。
到了6月份,也就是又坚持了4个月之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在这四个月里,我在反复思考着去留的问题。我也一直在问自己,成长和收获,不能兼得吗?如果真不能兼得的话,坚持哪个才是正确的呢?这个问题,至少在我这里,最后没有找到标准答案。但很显然,日子过不下去是不行的。到了后期,我越来越想离开的原因是:我在Actmaxbiz困顿的这段日子里,有两家公司一直坚持不懈地跟我接触,希望我去他们公司上班。两家都是FPC厂,一家在深圳,希望我去做品质经理,另外一家在珠海,希望我去做厂长。特别是珠海这家,每隔一个月,老板会打电话来,他提供的薪水,更是Actmaxbiz的两倍多。
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辞职。
2007年6月19日,Alfred来中国。忙完工作上的事后,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了。两人去沐足的路上,我跟他说:“Alfred,我有一些消息想告诉你。”他问我:“你给我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说:“好消息。”他说:“你轻易不讲,一讲就是大事。”我笑说:“对你,只能讲大事。小事,太浪费你时间了。”
沐足时,他纵论古今,谈笑风生,沐足阁的老板听得如痴如醉。这就是他的本事。他总能在见一面的情况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个女孩子,一年前见过他一次,跳槽后,这里再次见他,还记得。我问她为什么还记那么牢?女孩讲:“他太特别了。”
是的,他很特别。这点,一年前我就已经感受到了。
沐完足,服务人员退走,我们开始正式谈话。
他说:“告诉我,什么重大消息。”我回答:“我要离开。”他问:“确定了?”我答:“是的。”而后,我们谈论离开的日期。
他讲了很多率直而让人听了难受的话,但坦白而言,我觉得都算得上是忠言。最后,他特别讲:“如果你想成功,你一定要多付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收获,仅仅干100%是不够的,一定要干到100%以上。如果你永远想收获100%,那么,一定要做到200%。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我不知道,他了解的,和不了解的,我一年来在Actmaxbiz做过的这一切,有没有做到200%。但我很感激他这样讲。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五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四个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这名运动员轻轻松松地,跑了第
- 人人都以为受苦是一种磨难、打击和损失,不知道受苦其实是一种获得、领悟与生命的再造。一个人生活得太顺利,勉不了自高自大,为所欲为;一个人生活得
- 文/杜牛牛【编者按】不论你是70还是80甚至90,你要知道,梦想和你所在的年代无关。不论你的梦想有多么伟大,多么渺小,只要有梦想,我们就能靠
- 文/高景轩性格为每个人做不同的引航,当我们偏离航道时,它会让我们感觉别扭,一旦逾越它预设的蓝图时,它就会让我们感觉茫然而无所适从。——泰勒·
- 文/嘉倩小时候在幼儿园,常常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老师挑选六个人站在中间,只有五个座位。大家拍手唱歌,中间的孩子就绕着座位跑,音乐突
-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是因为他,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人生乏味的时候,是因为他,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
- 文/特立独行的猫昨天收到读者来信,又一封讲述自己大学读错了专业,错失了自己的最爱;工作上各种不顺心,辛苦奔波表面光鲜而已;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
- 穷人是赚钱机器,富人有无数个赚钱机器。穷人没有资本。穷人想富有,就必须节省出一部分生活费,同时汇入社会资本的旋涡,以其庞大的集合力,吸附垄断
- 不如意时,你可以奋起,而不仅仅是愤恨。生活就是一场冒险,不要害怕生活,要成为它的一部分。不要在愤怒中回顾过去,也
- 文/周艺海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怀有太多的期望,就难免会遭遇失望与挫折。把理想束之高阁,回过头来却发现我们像
- 老罗说: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懒惰的、容易放弃的、坚持不下去的,没有毅力的。所有人都这样,你不必自卑,
- 她是个小有名气的影视明星,正在接受电视专访。面对主持人的各种提问,她对答如流。从儿时的梦想到如今的成功,从个人情感到生活状况,从演艺技巧到个
-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
- 文/王江涛1996年,我在一家政府机关工作,待遇不错,可以分房,但无法适应机关生活,决意考研。当时仔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生性自由散漫,也不
- 我们的生命和四季的花儿一样,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美丽:童年的纯真、少年的遐想、青年的冲动、中年的成熟、老年的智慧,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美丽。几
- 有个小孩,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大哭。中国的妈妈见到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伸手打桌子,然后哄小孩:“乖!不哭
- 文/崔玉娟年轻时对自己“狠”一些,热爱生命,勇于挑战,拥抱变化,坚定理想,不抛弃,不放弃,更坚强。一年多前,陈向东被 * 教育科技集团董事会
- 彩扩店人手不够,于是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启事:招聘彩扩员,生手熟手均可。彩扩员熟手人才难求,只好在芸芸求职者中,寻找素质过得去的生手。说白了,店
- 一、《谁拉你走向了平庸》文/马德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五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它四人的实力并不如你,于是
- 文/唐新勇如果不是当年的那次咬牙应聘,现在的熊素琼还在重庆乡下种田。初中毕业后,熊素琼就到重庆一家小旅馆做服务员。1994年底,她在报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