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喜欢的和喜欢自己做的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03 22:41:09
To love what you do or to do what you love, that is a question. 我一直认为生活就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悖论,比如说工作和爱好的关系。
进入青岛 * 学校教师委员会有半年了,因为教师委员会负责全校教师的面试工作,能碰到形形色色的面试者。面试者中不乏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和某些大学的英语老师,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并非英语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兽医专业、数学专业……可以说,只要能在大学专业目录上出现的专业,都能出现在面试者的简历中。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面试者只是在英语的某些方面特别自信,其实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不知道在讲台上能够撑多久。
我经常会问求职者,你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如果喜欢的话,为什么来 * 当英语老师?如果你不喜欢的话,为什么当初选择花四五年时间来学习这个专业?面对你的专业和英语,自己更喜欢什么?无论你怎么回答,都不会很完美,因为无论怎么回答,跟 * 的精神都是背道而驰的: * 强调梦想的价值,以及坚持的力量。
大部分应聘者来 * 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 * 能够提供比较有竞争力的课酬;第二, * 是教育培训行业的翘楚,是年轻的,有活力的,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但面试者通常只会很激动地说出第二个原因,没有人愿意承认第一点。很多人真的是怀着虔诚的心,怀揣着“实现梦想”的初衷来参加面试,但有些人在进入试讲后,在残酷而必需的试讲环节面前退缩了,选择了放弃,背弃了面试时的初衷,另择出路了。
其实,大学毕业后选择职业和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专业是相通的,看你是向所谓的“现实”妥协还是向梦想妥协。
或许,问一些喜欢和爱好之类的问题也是徒劳的,因为当今社会已经有太多的人已经忘记了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爱好”和“梦想”俨然是当今社会离我们最远的两个词。所谓的现实拉开了我们与“爱好”和“梦想”的距离,我们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在琐碎的生活中迷失,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我想到了一个人,我公公。公公已经60多岁了,目前的生活很幸福。记得有一次,公公很幸福地跟我们说,人到了60岁以后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公公已经不工作了,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是幸福,但我却觉得很可悲,或者说我们工作得很可悲。我们居然混到了60岁以后才能享受生活的地步。那么,60岁之前呢?难道60岁之前做的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吗?然而,人能够有几个60年呢?
或许,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人能够do what you love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在走出校门之前,学校就业办公室的老师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毕业生要“先就业,再择业”;工作以后,我们的前辈也不断告诉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To love what you do.”但是,如果不爱的话,如何把工作做好呢?如果这份工作不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又如何去爱呢?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Do what they don’t love。
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只需要一个理由:因为喜欢。但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也有一个理由:为了生活。但是岂不知,大部分的我们已经被生活“潜规则”了。
在时代和现实的条件下,有的人能够顺应潮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有所成就,最少也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和满足。然而,也有很多人放弃了当初的梦想,随波逐流,曾经的梦想只留作年老以后坐在摇椅上的点点回忆。而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毕业几年后,每逢同学聚会的时候,经常听到有女同学感慨说:“哎,我就这样了!”然后就草草嫁人生子了。年轻如我自然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却能体会到坚持是一件多么辛苦却美好的事情。
工作几年之后,逐渐领悟到人的工作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种:Do what you love and love what you do,这大概是天底下最幸福、最自由、最潇洒的人。这种人为了梦想而满腔热情,有强大的内心,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比尔?盖茨,比如李彦宏;第二种:Love what you do even though you don′t know whether you love it or not. 这种人虽然感觉不到巨大的幸福,但是至少会因为热爱而有所坚持,因为坚持而有所成就,因为有所成就而偶感幸福,但偶尔也会感到遗憾;第三种:Do what you don′t love,这大概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一类人了。那你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呢?
据说阿里巴巴有这样一条规定,进公司不足两年的员工最好不要给公司提意见,理由是你的意见是片面的。作为一名初入社会的毕业生,最好是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己的理想。但如果真的是汪洋职场中的一叶扁舟的话,你有理由可以迷茫一段时间,可以暂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但一段时间以后,必须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目标,因为工作总是飘摇的话,心也必定是不确定的,这种感觉十分纠结。
有的人总觉得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有条件的,而有的人却能够想到之后就能马上行动起来。有的人要攒够了100万元才敢环游世界,但是有的人4万元就能够走遍18个国家。有太多的人认为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但是这段距离实际有多远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认为你的梦想和现实之间遥不可及,那是因为你的梦想还不够坚定,你想要实现梦想的欲望还没有足够强烈。
你可否有梦想?你又可曾为了梦想执着到无知?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文/何国威每次经过学校附近的药店,我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修鞋人。他双腿截肢,两个空空的库管在风中随意地飘荡。据附近的人说,那是他早年在工地
- 什么叫活到点子上?就是觉得一辈子没有白活,幸福指数很高,心灵很充实,回头看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太多的遗憾,尤其是没有太多的悔恨,如果让你再重新
- 关于梦想的文章(一):《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年轻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青春的誓言总是会挂在嘴边。不管是在哪里都能够体现出我们年轻人的朝气
- 我们的生命和四季的花儿一样,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美丽:童年的纯真、少年的遐想、青年的冲动、中年的成熟、老年的智慧,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美丽。几
- 文/冯仑世界上有两种人生,第一种叫过日子,95%的人在重复这种人生,每天你不讨生活就得饿死,这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但还有5%的人过的是第二种人
- 文/凡子记得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节目是在上初三的时候,元旦晚会上我唱周华健的《刀剑如梦》,大概是由于太过紧张的缘故吧,本来张口就来的歌词
- 文/朱春学她是一条鲑鱼。秋天来了,她要回到她的家乡。阿拉斯加东南部的冰川湾上,此刻正生机勃勃。森林里有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那就是她的家乡,那
- 文/夏珩曾经看过一句话,说:“梦想就像内裤,你不能没有,但你不能逢人就告诉别人你有。”虽然是有点低俗,但是这其实很有道理。这两天和朋友聊天,
- 《无畏年少青春,迎风潇洒前行》如果青春是醺人欲醉的海风,那么自信就是这和风前行的路标;如果青春是巍峨入云的高耸,那么拼搏就是这山脉层层拔高的
- 晚上的闲暇时间你用来干什么?很多人一回想,除掉吃饭睡觉,晚上的时间好像都混过去了,看无聊电视、上网,晚上一晃而过。本来,我对这个也没什么特别
- 文/成龙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小的我进了武行。那个时候一到片场什么都不学,就是学偷懒,哪里有地方可以睡觉就去睡觉,根本没有想过明天干什么。有一天
- 自信是一种难以言语的力量,它让我们敢于挑战自卑,自信是一艘坚固耐用的小船,载着我们在茫茫学海上漂泊,自信是一盏轻轻摇曳的明灯,为我们在黑暗与
- 夫妻下岗,择业艰难,家境贫寒……有人遇此情况,会捶胸顿足,哀叹个人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因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失望,结果被磨
- 文/王兴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所有最有探险精神及有此梦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
-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
- 文/陈国辉坚强,这是我经常和学生们分享的一个词。什么是坚强呢?我认为坚强起码应该有以下一些东西:1、心灵的坚强坚强的心是喜乐的,不会因为流言
-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众人也会承认——这就是天才。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易无奇,但他们之成为伟人,其最杰出的
- 《信念是人生的太阳》我们从来到这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走上漫漫的人生旅途,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每个人的
- 梦,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偶尔会蹦出来在你心尖上跳一曲芭蕾舞。梦,多半被看成是不切实际的东西,睡着了才会发生的事情,醒后
- 总是听到身边的朋友满腹牢骚,或华才不遇、或时运不济。人生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十 * ,总会有点小挫折,谁不想一番风顺,得心应手,可我们终究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