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你的孩子宽容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7-01 21:51:50
看了咪蒙的《过度谈论自己的孩子,就是没修养》一文,说的是父母如何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各种公众平台、场合,都要谈论自己的孩子,超过了某个限度,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方式。
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你觉得自己孩子出类拔萃,别人可能觉得十分平庸;你觉得孩子的屎尿屁不脏,别人可能觉得恶心透了;你觉得自己孩子的事都是国家大事,别人可能觉得无关紧要。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的孩子,关别人屁事。他只是你的孩子,不是全人类的孩子。
作为一个旁观者,而还未成为一个母亲的女性而言,我很想为这段话,点32个赞。
一位比我小的姑娘,跟我讲述她同父同母的亲弟弟的时候,我也是有这般感受,但是当话题转向该如何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她的观点,瞬间让人觉得她有34岁了吧,其实,她才17。
你对自己的孩子有多爱,包容就会有多深
孩子该怎么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个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已经在特殊的情况下。45岁左右的父母与4、5岁的孩子,这该怎么教育相处?老来得子,父母都是相对而言比较宠爱的,家里的老人则是更加的宠,想要什么都会尽量的满足。
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好。的确不好,一学期被老师把父母叫到学校里面多次,都是说这个孩子怎么不合群,怎么沉默寡言,怎么和同学打架。然后,父母急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了。
那姑娘说,父母的年纪已经没有耐心去好好教育她弟弟了,要么一直宠过头,要么突然一次的打过头。整个家庭里面也许只有她最懂怎么和他沟通,所以,教育什么的都得她来。
她就问他为什么会打架,然后跟他用他大概能听的懂的话,跟他说打架是不对的,和其他小朋友之间应该好好的相处如何等等。她说,其实,小孩子比我们想的更聪明,哪怕我们有些话说得深了点,感觉他们不一定会理解,但是其实他能够从你的神情、语气与偶尔的一两个他能理解的词中大致的明白你的意思。
她的父母与其他家人,平常的时候是不会打弟弟的,只有她会(打屁股,但不打脸)。整个家庭里面她弟弟最害怕的人也是她,不听话的时候,说要叫姐姐过来就听话了。
她说,整个家里的人对弟弟这么包容,都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亲人,是他们疼爱的小宝贝,但是在外人眼里呢?他弟弟什么都不是。他们之所以包容弟弟的任何任性、调皮捣蛋的行为,都是因为他们爱他。爱有多深,包容就会有多深。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他包容。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他是独一无二的宝贝,对于别人而言,他什么都不是。如果,因为父母及其他人的宠爱,而导致他骄纵任性,以后进入了社会,别人不会像家人一样包容他。万一他还像在家里那样子,随着性子做事情,以为会被包容的,说的严重点,也许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们都要好好的跟自己的孩子沟通讲道理
所以,她最为姐姐,家里跟他年龄最相近的家人,要告诉他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只要做错了,那就先小惩罚下,然后跟他讲道理。
如果不吃饭,那就让他不吃,然后告诉他,如果现在不吃要等到下一顿,要是饿了,其他的每个家庭成员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给他热饭做菜。
如果跟同学起冲突了,那就要好好保护好自己,眼泪是没有用的,打架也是很愚蠢的,觉得自己解决不了就告诉老师,要是不想说就直接回家告诉作为姐姐的她,那个时候就先忍着,难过就不要去想。
当然,她现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持续一段时间,等到弟弟再懂事些,她说就要换一种教育方式了。
我不是想说,这位17岁的姑娘有多睿智,但是她的那般成熟的心智与说的来的话,的确引人深思。
现在有多少人宠着自己的孩子,4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的情况我也见过,前呼后拥,现代社会的公主(或女王)的感觉。当然,有些孩子就是有一股天生的优越感,如果她有那个资本,并且一直维持下,我也不多做评论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毕竟,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还是很多的,不过蛮不讲理傲娇任性的也是有的。
但是,如果将来长大进入了社会呢?如果他们依旧傲娇任性,除非家底实力雄厚,来一些社会潜规则,不然谁都不会轻易的对谁包容。社会上的人又不是他们的父母亲人男女朋友,凭什么要对他们包容,处处听之任之?
就算现在还小,假如他不小心顽皮,弄坏了别人家的贵重物品,那就得照价赔偿,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并且是你们捧在手心上的,就逃脱了责任,小孩子没有能力赔偿,那就是父母的责任。当然,这也是父母教育不当的后果。所以,父母是在为自己的教育买单。
倘若是别人家的孩子弄坏了你家的贵重物品,你会因为这是别人家小皇帝小公主,而说算了么?谁都难以做到对别人家的孩子如同自家孩子般的包容。
所以,我们都要在孩子的性格还能可塑的时候,好好地教育他们,耐心的跟她们沟通讲道理。让他们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学会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不一定要提早,只需要在适合的时候提出来让孩子学会慢慢的接受便可以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有他们的疑问,并不是你的家长就代表你的观点一定是对的,这时候一定要好好思考后回答,因为这对对他们影响很大。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文/古尔浪洼常常听到有人谈起激情和热情的问题。其中提起最多的,是对现在得工作,不再那么热情了,无法激起心中的激情。接下去的,发展基本是两个趋
- 文/河边柳上周,老家一个战友来青岛办事,我尽地主之谊,给他一行四人设宴接风。说是战友,其实并没有在一起待过一天。两年前我回老家时,在一饭局上
-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 * 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
- 引导语:在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情况下,人情世故能够帮助我们个人缓和与其他人之间的紧张度,也比较容易让其他人感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与适度感。这里
-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人生财富: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诚信。诚信,如春天第一缕阳光,令
-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
- 对于渠道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来说,在午餐或晚餐的时候做出的商业决策比任何其他时间都要多,而没有任何商业学校有相关的课程。所以请思考一下:如果
- 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通常是有两套标准的。杰克·伦敦在《海狼》中说: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当作钻石,而在别人看起来,却只不过是钻石的同素
-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一、在姿态上要低调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
- 要是你以为单靠熟练的技能和辛勤的工作就能在职场上出人头地,那你就有点无知了。卓越的说话技巧,譬如讨好重要人物、避免麻烦事落到自己身上、处理棘
- 文/鱼顺顺自我意识觉醒,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思想进步,本是好事,但有些人的自我意识过于强悍,就变成了自私自负。幻想一切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如若不然
- 1、说话过程中要保持两个基本原则(1)观点对错不判断我们在说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心里判断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事物的不
- “人多力量大”这句民谚帮助我改变与别人工作和联系的相处方式。这是一个始终保持着“如果你要准确的完成某件事情,你必须要靠自己”这样的生活态度的
- 文/李良旭上大二时,好友许文邀请我和他一起创业。他在学校大门口租了间门面,专售文具。我忐忑不安地问道:“如果老师说我们不务正业,怎么办?”许
- 一、要想有朋友,就应该能为他人着想,从自我做起。二、人们最大的需求是被他人需要,在与人相处时要注意尊重对方,使对方觉得自己被人需要。三、善良
- 1、目光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销售活动中,听者
-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
- 《环球邮报》从中精选了30件最开心的事,它们都是些生活琐事,也许你平时不曾注意,可一经提醒就会觉得,世界瞬间变得如此美好。1、摸摸口袋,竟然
- 人生一场戏,何苦玩算计!缘分让你、我、他、同在地球,让我们珍惜所有美好的。职场是一个高竞争的地方。有人凭实力取胜,有人凭心机取胜,有人凭踏实
- 1、尽量放松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