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鼓掌的是仙人掌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0-06-24 22:06:09
文/孙道荣
他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了。年轻时,他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朋友给了他友谊、帮助和温暖。和朋友在一起,让孤身在外的他,一点也不觉得孤独。他坚定地以为,他和每一位朋友的友谊,都永不会终结。
大学毕业那年,他却和最好的朋友,分道扬镳。朋友是他的同学,是他跨入大学校门结识的第一个朋友,是真正的铁哥们。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四年,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甚至将饭菜票伙在一起用,不分彼此。他们甚至约好了,在同一个城市寻找工作,最好在同一个单位,将来的家也安置在一起。
他先找到了工作,签好了合同,是一家国企,同学们都很羡慕他。朋友的单位却一直没有着落,他为朋友着急,每天陪着朋友四处投简历,面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在毕业之前,朋友的工作有了眉目,是一家外企,而且是世界500强。关键的最后一场面试那天,朋友照例请他陪着一起去,他却拒绝了,他推说有事。
晚上,朋友带来了好消息,被那家500强企业录取了。他很勉强地挤出了一丝笑容,然后就借口身体不舒服,提前告辞。他知道,朋友终于谋得了一份好差事,他应该高兴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笑不出来,反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和苦楚。从那以后,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朋友的邀请,甚至在毕业晚会上,他也想方设法,避开和那位朋友照面。朋友打电话来约他,他也讲不了几句话,就借口忙,挂断了电话。他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他们在同一个城市工作,相距只有几公里,他却没再和他碰过面。偶尔从别的同学口中,得知他的消息,升主管了,被送到国外培训了,年终奖拿了多少,等等关于朋友的好消息,他听了都内心酸酸的,总是赶紧找个话题转移开。他和朋友的友谊,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终结了。
他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友谊,是他的一个同事。两个人差不多同时进企业,性格也差不多,都来自农村,职位、工资收入也都不相上下,而且,两个人都感到有点郁郁不得志,这使两个人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下班之后,两个人总是泡在一起,有段时间,他们非同寻常的友谊甚至被人误解,两个人是否是“同志”。对别人的议论。他不屑一辩,在他看来,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友谊。
有一年,单位搞竞争上岗,他和朋友都报名参加了。两个人互相勉励,互相加油鼓劲。幸运的是,两个人都竞选成功,他担任技术部副主任,朋友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那一晚,两个人喝了很多酒,相约这辈子共荣辱,齐进退,共同打出一片天地。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转眼,他们走上中层都若干年了。那年,单位又提拔一批干部,他和朋友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对象。通过民主公开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最终,朋友顺利转正,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他却未能如愿。
他的心理再一次失衡。他没有参加朋友举办的庆祝聚会。从那以后,他也总是处处躲避着朋友,偶尔碰着了,他也总是礼节性地打招呼,刻意保持着距离。在一些私下的场合,他对办公室的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有一次甚至冲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拍起了桌子。他的矛头,显然都是冲着办公室主任——他的朋友来的。他们的友谊,就这样彻底完了。
虽然一个个朋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结束了友谊,有的甚至成了路人或仇敌,但他并不觉得孤单,因为在他看来,朋友就像衣服一样。旧的去了,新的才会来。而且,让他自豪的是,他也有一两个交往了很多年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着。
他有一个朋友,是同乡,两个人很早就认识,而且,巧合的是,他们的夫人,也是同乡。他们差不多时间结婚,也差不多有了孩子,两个家庭时有往来。两家住得很近,因此,两个孩子上的是同一所幼儿园,又上了同一所小学,同一所初中,并幸运地考取了同一所重点高中。两个家庭,亲如兄弟。他自认为是一个重情谊的人,他和这位同乡的友谊,就是最好的佐证。
今年,他们的孩子,同时参加高考。他和朋友一起送孩子进考场,一次在考场外等候,一起分析考卷,一起估分……他们约好了,两个孩子最好报同一所大学,延续他们的友谊。
高考分数公布那天,他打电话告诉朋友,孩子考分超过一本线40分,他问朋友孩子的分数是多少?朋友兴奋地告诉他,自己孩子的成绩高出一本线100多分。听了朋友的话,他拿着电话筒的手抖了一下。寒暄了几句后,他就匆匆挂了电话。高考之前,他和朋友约好,两家一起为孩子庆祝,一起送孩子去上学的。得知朋友孩子的分数后,他再也没这个心思了。虽然自己的孩子考得也很不错,但朋友孩子的成绩,还是让他无法接受。他再也没主动和那个朋友联系过,他不能接受朋友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强那么多。他们的友谊,又终结了。
就这样,他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但是,他似乎并不缺少朋友和友谊,他总是能结交新的朋友,培育新的友谊。他只是不能接受,朋友比他强。
他就像一棵仙人掌,永远也无法为别人鼓掌。自然,他也永远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快乐。
看到这样的故事,脑海中立马就想到了战国时期军事家庞涓加害自己的同窗孙膑,使孙膑手足残废的惨状。
其实细观周围,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两个。别人不如己时,两肋插刀,肝脑涂地也无怨无悔,一旦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就像肉中长了钉、眼中有了刺、心中打翻了五味瓶……从头到脚都不舒服。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没有谁会样样精通,完美无缺。所以,我们不要去做一棵扎人的仙人掌,永远也无法为别人鼓掌,一生“孤傲”的生存下去;我们要学会为他人鼓掌、为朋友鼓掌,因为唯有这样的心境才能赢得长久的友谊,才能得到他人的鼓掌和喝彩,也才能使自己在良好的心态下有长足进步,从而成就精彩的自己!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论本领,“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却人缘热闹、口碑吐春,不仅近悦远来,而且事业日上。有的人,论本
- 成功的道路上,人脉比知识更重要。发展人际关系应当是你优先级最高的事。《不要一个人吃饭(NeverE
- 原本是好意提醒却被人误以为挖苦;本来想活跃气氛,一开口却让气氛更冷了……为什么你常常经历这种尴尬事?原因就在于你不懂得说话之道。掌握35个说
- 文/沈文策导读:害羞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怎样摆脱害羞,变得更加自信呢?——它只不过是一个坏习惯,通过有规律的练习,改正它就好。大多数害羞的人
- “人多力量大”这句民谚帮助我改变与别人工作和联系的相处方式。这是一个始终保持着“如果你要准确的完成某件事情,你必须要靠自己”这样的生活态度的
- 1、说话过程中要保持两个基本原则(1)观点对错不判断我们在说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心里判断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事物的不
- 我觉得一个人必须要,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是在官场也好、商场也罢。或者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
- 1、目光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销售活动中,听者
- 一个人生活的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是否年轻美貌,也不在于他是否高官富有,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是否拥有一颗善于真诚的心。人的一生
- 最近我收到一名实习生的来信。信中提到,她已经实习两个多月了,每天好像总有干不完的活儿。负责带她的前辈总是追着问这问那,好像对她特别不放心。即
-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内心方正,有些人内心圆滑,有些人对外方正,有些人对外圆滑。从这个角度考察,人物呈现四种形态: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
-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一、在姿态上要低调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
- 拥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获得事业成功的法宝之一,职场中的有些人际关系法则看似简单、平常,可往往易被忽视。有个顺口溜叫“四大不懂事”,恰到好
- 一、关于成功1.成功就等于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2.成功不是因为快,而是因为有步骤。3.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的去做。之所以有人
- 每个人都懂得人脉就是钱脉,还有的人说,看见人在动就是看见人在动。不管怎么说,古人也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按西方人的观点,你的未来的成功取决于
- 文/钟天竺我喜欢吃橘子,而我父亲,再好的橘子也不吃。有时候我们劝他,诸如橘子富含维生素C啊,这个牌子的橘子特别好吃啊。他就强调说:“再好的橘
-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
- 《环球邮报》从中精选了30件最开心的事,它们都是些生活琐事,也许你平时不曾注意,可一经提醒就会觉得,世界瞬间变得如此美好。1、摸摸口袋,竟然
- 文/周礼曾经有个外国影迷好奇地问李连杰:“你认为最厉害的中国功夫是什么?”那位影迷以为李连杰会列举大力金刚掌、易筋经、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