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门闻盗兴,烈炬烯通衢
出自宋代郑刚中《忆书》:
先子晚漂泊,家藏无全书。
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
余生苦嗜古,葺汉十载逾。
上自大父来,手泽之沾濡。
下自予从学,笔力之传留。
蓄积稍浩浩,签牌渐疏疏。
去门闻盗兴,烈炬烯通衢。
反覆窃自计,萧然一先庐。
茅茨盖空壁,下无金与珠。
盗当知我贫,肯为留此居。
方更埋书帙,显号缄锁鱼。
谁知妖焰来,一燎邻里墟。
家虽吒南巷,屋火书亦无。
万古圣贤语,随烟入空虚。
所聚忽消散,肠热唯惊呼。
吾怜衰蹇身,视人百无如。
每幸对黄卷,白日聊自娱。
今者坐穷寂,顿觉双眼孤。
夜梦亦惊枕,忧心枰难舒。
大虑废文字,浸久成顽疏。
未免伴畦丁,冥然荷犂锄。
注释参考
烈炬
火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乾父杂文》:“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跡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羣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
通衢
四通八达的道路。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时来苟冥会,宛轡憩通衢。” 宋 叶适 《修路疏》:“出门无碍,方是通衢;著脚不牢,未为坦道。” 郁达夫 《过去》:“三面滨海的通衢里,建筑着许多颜色很沉郁的洋房。”
郑刚中名句,忆书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送徐铉流舒州(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 韩熙载〔唐代〕
- 题金山四首——— 吴芾〔宋代〕
- 过邵尧夫先生——— 富弼〔宋代〕
- 闻裴秀才迪吟诗因戏赠——— 王维〔唐代〕
- 送方公美少卿宣谕说畿——— 郑刚中〔宋代〕
-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苏辙〔宋代〕
- 寄余五十五——— 张耒〔宋代〕
- 寄道友——— 赵子甄〔宋代〕
- 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卢照邻〔唐代〕
-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赵嘏〔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