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暮雨成古墟,萧萧野竹风吹亚。
出自唐朝孟郊《悼亡》
山头明月夜增辉,增辉不照重泉下。泉下双龙无再期,
金蚕玉燕空销化。朝云暮雨成古墟,萧萧野竹风吹亚。
注释参考
朝云暮雨
比喻男女欢会。典出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 云梦 之台,望 高唐 之观。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 玉 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 巫山 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 巫山 之女临去时说:“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宫人朱氏墓志》:“朝云暮雨,何时復来。” 宋 陆游 《三峡歌》:“十二 巫山 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明月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归槽》:“想当初同起居,朝云暮雨,两情正舒。” 邓家彦 《有忆》诗:“秋菊春兰华未落,朝云暮雨化来殊。低徊往事心如醉,振触新愁貌亦癯。”
成语解释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朝云暮雨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使用例句我想着香闺少女,但生的嫩色娇颜,都只爱朝云暮雨,那个肯凤只鸾单。萧萧
萧萧 (xiāoxiāo) 形容马嘶鸣声 whinny and neigh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风声 sough;whistle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冷落凄清的样子 desolate 花白稀疏的样子 thin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竹风
竹间之风。 唐 杜甫 《远游》诗:“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南唐 冯延巳 《归自谣》词之一:“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滴。” 宋 苏轼 《西斋》诗:“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孟郊名句,悼亡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稍觉出意尽,行看蓬鬓稀作者:贺朝作品:赋得游人久不归(一作刘孝孙诗,又作贺朝清)
- 《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作者:郑元祐作品:和萨天锡留别张贞居寄倪元镇
- 自情疏,直教他连愁嫁作商人妇作者:周文质作品:【越调】斗鹌鹑_咏小卿释卷
- 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
- 吾欲赠君以彭泽江边之柳,不如赠君以傅岩野外之梅
- 夫岂或使之,击去惟恐后作者:陆游作品:中夜睡觉两目每有光如初日历历照物晁文元公
- 太平花有象,老花人星、喜花照滹阳作者:李庭作品:望月婆罗门引 史尚书生朝 强村丛书校孔荭谷
- 竹林既深远,松宇复清虚。
- 干戈四海少闲地,寒暑一生能几回作者:李弥逊作品:病卧一春无复少况蹈元顾为寻山之行以诗简之
- 一封红篆书,为奏尘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