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宋代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参考
不减
不减 (bùjiǎn) 不次于,不少于 no less than 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时路
(1).世路,世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五:“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2).当代。 晋 左思 《悼离赠妹》诗之一:“光曜邦族,名驰时路。”
(3).即玉路。天子所乘之车。路,同“ 輅 ”。《宋书·乐志四》:“时路建大麾,云旗翳紫虚。”参见“ 玉路 ”。
黄鹂
鸟名。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 南朝 梁 何逊 《石头答庾郎丹》诗:“黄鸝隐叶飞,蛺蝶縈空戏。” 唐 杜甫 《绝句》之二:“两箇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黄鹂低鸣。”
五声
五声 (wǔshēng) 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 )、羽 the five not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ve-tone scale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曾几名句,三衢道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