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烟凝塞土,堠火落天涯
出自宋代司马光《游延安宿马太博东馆》:
高馆寂无哗,它闲胜在家。
暮烟凝塞土,堠火落天涯。
坐久笔生冻,夜阑灯作花。
主人意未尽,归路不为赊。
注释参考
暮烟
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
见“ 暮烟 ”。
堠火
烽火。 唐 项斯 《边游》诗:“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明 蒋易 《茶村梅陌同步北固山径》诗:“堠火寒依岭,禪鐘静在林。” 清 吴伟业 《雪中遇猎》诗:“ 铁岭 草枯烧堠火, 黑河 冰满渡征鞍。”
天涯
天涯 (tiānyá)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end of the world;the remotest corner of the earth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司马光名句,游延安宿马太博东馆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