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雨湿蓑烟,头陀于已圆
出自宋代释了惠《谢三郎赞》:
笠雨湿蓑烟,头陀于已圆。
一桡横到底,不踏浙江船。
注释参考
雨湿
亦作“ 雨溼 ”。指阴雨天。 晋 王羲之 《杂帖四》:“月半,念足下,穷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溼,体气各何如?”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寃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仇兆鳌 注:“ 后汉 陈宠 为太守, 洛阳城 每阴雨常有哭声。”一本作“ 雨溼 ”。
头陀
头陀 (tóutuó) 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杜多、杜荼” 梵dhūta;mendicant Buddhist monk释了惠名句,谢三郎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