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
出自宋代杨万里《送孙捡正德操龙图出知镇江二首》:
看花走马绍兴间,彼此春风各少年。
黄甲诸儒今几许,白头同舍省东偏。
昨宵归梦月千里,余债欠君诗两篇。
已乞闽山一窠阙,老身只要早归田。
注释参考
一窠
(1).犹一丛。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安石榴》:“栽石榴法:三月初,取枝大如手大指者,斩令长一尺半。八九枝共为一窠;烧下头二寸。”
(2).一棵。 唐 王建 《宫词》之七四:“敕赠一窠红躑躅,谢恩未了奏花开。”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 扬州 所居堂前杏一窠,极大,花多而不实。”
(3).一个巢。 唐 白居易 《秦吉了》诗:“鳶捎乳燕一窠覆,鸟啄母鷄双眼枯。” 唐 苏涣 《变律诗》:“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
(4).犹一方。 唐 唐求 《赠行如上人》诗:“衲补云千片,香烧印一窠。”按:旧时烧香有以方铜炉将香末印成印信状而燃烧者,如篆文心字香或寿字香,故云。
老身
老身 (lǎoshēn) 早期白话中老年妇人的自称 an elderly woman referring to herself只要
只要 (zhǐyào) 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 so long as 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归田
归田 (guītián) 指辞官归里,退隐 (of officials) resign from office and return home 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传》 解甲归田 归还田地;旧指归还耕种的公田 retnrn field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汉书·食货志上》杨万里名句,送孙捡正德操龙图出知镇江二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