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出自先秦佚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查看所有佚名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得道

得道 (dédào) 指符合正义 support a just cause 得道多助 指道教、佛教修行达到非凡的境界 excellent practice

多助

多助 (duōzhù) 得到外界许多支援和帮助 widely supported;abundant hel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失道

失道 (shīdào) 迷失道路 be lost on the way 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违背道义;无道 unjus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

谓帮助的人很少。《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宋 苏轼 《徐州谢上表》:“臣 軾 伏念,臣奋身农亩,託迹书林,信道直前,曾无坎井之避;立朝寡助,谁为先后之容?”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 秦始皇 、 李斯 最后采用焚书坑儒的野蛮方法,广大士群绝望,转到反对方面,皇帝和官僚变成孤立寡助的少数人。”

佚名名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