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躯祗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出自宋代宋仁宗《佛雅赞》:
三皇掩质皆归土,五旁潜形已化尘。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祗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注释参考
遗冢
亦作“ 遗塚 ”。古墓,荒坟。 唐 孟郊 《远愁曲》:“飘颻何所从,遗塚行未逢。” 宋 王十朋 《望大孤山》诗:“ 番昜 古渡留遗冢,湖口烟鬟露淡粧。” 清 顾炎武 《李克用墓》诗:“我来 雁门郡 ,遗冢高嵯峨。” 清 孙蕙 《秦川怀古》诗:“风雨满天来 渭 北,麒麟遗塚自南邱。”
见“ 遗冢 ”。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将身
立身处世。《孔子家语·五仪解》:“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
后人
后人 (hòurén) 后代的人 later generations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posterity 子孙 descendant 后来的人,指新妇 bride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仁宗名句,佛雅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