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
出自宋代戴复古《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注释参考
飘零
飘零 (piāolíng) (花叶等)凋谢脱落;飘落 faded and fallen 黄叶飘零 比喻漂泊流落 alone and with no one to depend on忧国
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杜陵老
指 唐 杜甫 。 宋 黄庭坚 《过洞庭青草湖》诗:“我虽贫至骨,犹胜 杜陵老 。” 宋 戴复古 《论诗七绝》:“飘零忧国 杜陵老 ,感寓伤时 陈子昂 。”
感寓
寄托感慨。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若 长安 之日, 太行 之云, 魏子牟 宫闕之心, 范文正 庙堂之忧,随所感寓,皆足以寄君亲之念。”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古诗‘胡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此感寓自然。”
伤时
因时世不如所愿而哀伤。 汉 王逸 有《九思·伤时》篇。 唐 杜甫 《通泉驿》诗:“伤时愧 孔父 ,去国同 王粲 。” 前蜀 韦庄 《中渡晚眺》诗:“ 魏王堤 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章五:“有的看见禾黍,发出国破的悲吟,有的生逢乱世,发出伤时的哀感。”
陈子昂
(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后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戴复古名句,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辞众偈——— 释净昙〔宋代〕
- 赋残雪——— 释乾康〔宋代〕
- 梦笔驿——— 姚宏〔宋代〕
-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朱庆馀〔唐代〕
-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 喻良能〔宋代〕
-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 陈著〔宋代〕
- 谢惠橘——— 文同〔宋代〕
- 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 江总〔隋代〕
- 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 王炎〔宋代〕
- 陪侍丞相安晚先生宿觉际寺夜遇大风可畏遂赋——— 黄载〔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