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笛声转悲,羽觞酣欲别
出自唐代钱起《送薛判官赴蜀》:
横笛声转悲,羽觞酣欲别。
举目叩关远,离心不可说。
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路极巴水长,天衔剑峰缺。
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星桥过客稀,火井蒸云热。
阴符能制胜,千里在坐决。
始见儒者雄,长缨系馀孽。
注释参考
横笛
笛子。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 后汉 马融 所赋长笛…… 李善 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 融 之所赋者。” 胡道静 校证引 朱珔 《<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 宋 李清照 《满庭霜》词:“难堪雨藉,不耐风柔。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羽觞
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促人速饮。《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觴些。” 王逸 注:“羽,翠羽也。觴,觚也。” 洪兴祖 补注:“杯上缀羽,以速饮也。一云作生爵形,实曰觴,虚曰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觴兮销忧。”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觴而醉月。”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再用前韵题冷泉亭》词:“便小驻千骑雍容,羽觴飞急。”
钱起名句,送薛判官赴蜀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宋代〕
- 减字木兰花——— 侯善渊〔元代〕
- 天柱峰——— 杜范〔宋代〕
- 自广西归上饶阅所藏书——— 曾几〔宋代〕
-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 韦应物〔唐代〕
-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退圃——— 王炎〔宋代〕
- 雷州八首——— 苏轼〔宋代〕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白居易〔唐代〕
- 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 方回〔宋代〕
-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纳兰性德〔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