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三千六百朞,此山崒嵂起何时
出自宋代王奕《题焦山吸江亭》:
甲子三千六百朞,此山崒嵂起何时。
雄吞海渎金狮子,霸断吴门铁犍儿。
水镜照空三国恨,浪鼋撞破六朝悲。
后来尽有无穷事,留与他年再赋诗。
注释参考
甲子
甲子 (Jiǎ-Zǐ)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a cycle of sixty years 岁月,年岁 years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崒嵂
(1).高峻貌。 宋 陆游 《大寒》诗:“为山儻勿休,会见高崒嵂。” 清 李瀅 《望罗浮歌》:“石楼玲瓏 员嶠 见,铁桥崒嵂青冥悬。”
(2).指高山。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七家岭》:“相将躋崒嵂,忽漫渡潺湲。”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王奕名句,题焦山吸江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佚名〔宋代〕
- 寓兴——— 贾岛〔唐代〕
- 见负梅趋都城者甚夥作卖花行——— 赵蕃〔宋代〕
- 秋蚊——— 张耒〔宋代〕
- 满江红(次卢漕高秋长短句,并呈都大)——— 京镗〔宋代〕
- 酬王秀才——— 齐己〔唐代〕
- 辛亥元日送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二首——— 杨万里〔宋代〕
- 沁园春(代人送阎戎)——— 陈著〔宋代〕
- 送魏四落第还乡——— 岑参〔唐代〕
- 用明师叔韵赠画工张子英——— 陈淳〔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