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出自唐朝白居易《缚戎人》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
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
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
欲说喉中气愤愤。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服汉仪,
敛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蕃候严兵鸟不飞,
脱身冒死奔逃归。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忽闻汉军鼙鼓声,
路傍走出再拜迎。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念此吞声仰诉天,
若为辛苦度残年。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早知如此悔归来,
两地宁如一处苦。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查看所有白居易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同伴

同伴 (tóngbàn) 伴侣,同行者。今指在一起工作或生活的人 companion

行人

行人 (xíngré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pedestrian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借问

借问 (jièwèn)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may I ask 借问酒家何处有?

气愤愤

非常气愤的样子。 唐 白居易 《缚戎人》诗:“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説喉中气愤愤。”《水浒传》第三回:“ 鲁提辖 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喫,气愤愤地睡了。”《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丈人气愤愤的道:‘你明日就做和尚!’” 茅盾 《子夜》五:“突然跺了一脚, 吴荪甫 气愤愤地将自己掷在沙发榻上,狞起眉毛看看旁边的报纸。”

白居易名句,缚戎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