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出自唐代李白《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注释参考
烽火
烽火 (fēnghuǒ)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signal fire;beacon-fire 比喻战火或战争 flames of war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经法·国次》:“天地无私,四时不息。”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诗》:“用不息的斗争排除了种种干扰。”
(2).不用呼吸。《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大戴礼记·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3).不灭。《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盗跖 吟口,名声若日月,与 舜 、 禹 俱传而不息。”
征战
征战 (zhēngzhàn) 出征打仗 go on an expedition 千里征战无已
无已 (wúyǐ) 没有休止;不止 ceaseless 诛求无已 不得已 have to李白名句,战城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