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出自唐朝韦应物《登重玄寺阁》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注释参考
虎符
虎符 (hǔfú) 古代军中印信。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半,统帅持左半,作调动军队时用 a 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generals as imperial authorization for troop movement in ancient China 则得虎符。——《史记·魏公子列传》 佩虎符坐皋比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路长
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
韦应物名句,登重玄寺阁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