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钵来沧海,幡然厌世尘
出自宋代许尚《华亭百咏安公像》:
浮钵来沧海,幡然厌世尘。
补陀崖畔月,长照定中身。
注释参考
沧海
沧海 (cānghǎi)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deep blue sea;the se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幡然
幡然 (fānrán) 迅速而彻底地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荀子·大略》 幡然悔悟世尘
(1).尘世;人间。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天星降世尘。”
(2).指世俗之事。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还为世尘婴,颇带顦顇色。”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弟子隐志不坚,为世尘牵引,有违明训。”
许尚名句,华亭百咏安公像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