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出自唐朝杜甫《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注释参考
草堂
草堂 (cǎotáng)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thatched cottage树林
树林,树林子 (shùlín,shùlínzi) 通常范围比树丛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 woods;groove 带孩子们到附近一个树林里去非子
周 时人,也写作 飞子 ,善养马。 周孝王 召使主养马于 汧水 、 渭水 之间。后封于 秦 (今 甘肃 张家川 东),为 周 的附庸,邑之 秦 ,使复续 嬴氏 祀,号曰 秦嬴 ,是为 秦 始封之祖。《史记·秦本纪》:“ 非子 居 犬丘 ,好马及畜,善养息之。”《汉书·地理志下》:“后有 非子 ,为 周孝王 养马 汧 渭 之间。”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八:“ 非子 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幽心
幽栖之心。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唐 杜甫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诗:“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復见幽心。”
杜甫名句,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