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出自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五用韵。读坡公《和陶诗》,其九篇为重九作,乃叙坡事而赋之)》: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
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向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注释参考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国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准 豪放、豁达 unconstrained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霜鬓
亦作“ 霜髩 ”。白色鬓发。《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二》:“感时为欢叹,霜鬢不可视。” 宋 苏轼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词:“霜鬢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 清 姚潜 《雪夜移榻余九迪斋中》诗:“漫放凭空眼,萧萧霜鬢新。”
近来
近来 (jìnlái) 现时期或刚过去的时期 recently刘克庄名句,贺新郎(五用韵。读坡公《和陶诗》,其九篇为重九作,乃叙坡事而赋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