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分明认得,灵光真趣,本来面目。

出自唐朝吕岩《水龙吟》

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悟。爱河浪阔,洪波风紧,
舟船难渡。略听仙师语,到彼岸,只消一句。
炼金丹换了,凡胎浊骨。免轮回,三涂苦。
万事澄心定意,聚真阳、都归一处。分明认得,
灵光真趣,本来面目。此个幽微理,莫容易,等闲分付。
知蓬莱自有,神仙伴侣。同携手,朝天去。

查看所有吕岩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分明

分明 (fēnmíng) 清楚(明白)状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简单明了地 plainly 这分明不对 清楚地划开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

认得

认得 (rèndé) 认识 know 这位同志你认得吗? 认出;知道 recognize 我已不认得这个学校了

灵光

灵光 (língguāng) 神异之光 miraculous brightness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bright light around the head of a god or Buddha in a picture 〈方〉∶顶用;好 good;well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真趣

真正的意趣、旨趣。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晨游任所萃,悠悠藴真趣。” 宋 苏舜钦 《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二:“ 霞村 诗,意境幽恬,善发真趣。”

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 (běnlái miànmù) 固有的样子 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明· 王守仁《王成文公全书》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本来面目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使用例句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

吕岩名句,水龙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