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幽幽苔烟碧
出自宋代艾性夫《叹屩词》:
履穿无下叹东郭,桃椎尚欠居士屩。
是谁业屦捆秋芒,绝胜编棕便行脚。
花泥溶溶草露滴,山石幽幽苔烟碧。
江南林壑天下奇,不识春申珠履客。
注释参考
溶溶
溶溶 (róngróng) 宽广的样子 broad 江水溶溶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楚辞·九叹·愍命》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月光荡漾 flow slowly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月色溶溶露滴
露水珠。 唐 赵彦昭 《秋朝木芙蓉》诗:“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宋 卢氏 《凤栖梧·题泥溪驿》词:“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璫,露滴寒如水。” 郁达夫 《沉沦》四:“稻上的露滴,还同明珠似的挂在那里。”
幽幽
幽幽 (yōuyōu) 声音、光线等微弱 faint 幽幽的路灯 深远 looming in the distance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艾性夫名句,叹屩词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