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之云,镜中之尘
出自宋代释昙华《题仲逸宣教三境图》:
太清之云,镜中之尘。
从无住本,廓应如春。
妙玄不动,示现无垠。
三世普入,孰妄孰真。
现成公案,岂费精神。
当头一著,坐断要津。
注释参考
太清
(1).天空。《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万灵。” 陆佃 注:“太清,天也。”《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王逸 注:“上凌太清,游天庭也。” 唐 高适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清 薛福成 《宁波府学记》:“圣人之道之在天下,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
(2).天道,自然。《庄子·天运》:“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 成玄英 疏:“太清,天道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
(3).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淮南子·本经训》:“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 高诱 注:“清,净也。太清无为之始者,谓三皇之时。” 汉 班固 《东都赋》:“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 永平 之事,监于太清,以变子之惑志。”
(4).古人指元气之清者。《淮南子·道应训》:“太清问於无穷曰:‘子知道乎。’” 高诱 注:“太清,元气之清者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体云气之逌畅兮,服太清之俶真。”
(5).三清之一。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唯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上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刚,能胜人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或药成,相与期於太清也。” 明 宋濂 《调息解》:“储思乎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释昙华名句,题仲逸宣教三境图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 皇甫曾〔唐代〕
- 睡觉——— 陆游〔宋代〕
-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清水岩——— 王炎〔宋代〕
- 次韵陈正之团扇画一鱼二首——— 方回〔宋代〕
-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张嵲〔宋代〕
- 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孔榘〔宋代〕
- 登夏州城楼——— 罗隐〔唐代〕
- 大笑菊——— 姜特立〔宋代〕
- 赠褚雪巘——— 林尚仁〔宋代〕
-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刘宪〔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