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夜已断,明河南陌头
出自宋代欧阳修《拟玉台体七首欲眠》:
行人夜已断,明河南陌头。
双璫不拟解,更欲要君留。
注释参考
行人
行人 (xíngré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pedestrian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明河
天河,银河。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黄节 《七夕园坐夜归同菑叟》诗:“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觉已成秋。”
陌头
(1).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释名·释首饰》:“綃头,綃钞也,钞髮使上从也。或谓之陌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 王先谦 疏证补:“今时始丧者邪巾貊头,笄纚之存象也。《集韵》:‘邪巾、袙头,始丧之服。’《类篇》:‘帕,邪巾也。’陌、貊、帕、袙义同。”
(2).路上;路旁。《宋书·刘穆之传》:“时 穆之 闻京城有叫譟之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明 孙起都 《金落索·代妓》曲之三:“陌头芳草忆王孙,纵春郊挑菜成羣。”
欧阳修名句,拟玉台体七首欲眠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